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填空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填空

ID:27845418

大小:211.2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6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填空_第1页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填空_第2页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填空_第3页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填空_第4页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填空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填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2、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架(3、()能把物体的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没有关系,与镜面的()有)放大倍数是最大的。)o),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4、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厚的结构(5、透过放大镜看到的(()和()和()。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等,就具有同样的()功能。)

2、叫做透镜的()o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o6、早在()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07、人的实力最高可以看清楚()大小的微小物体。8、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有关。9、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观察不到的()0如通过()能观察到苍蝇的()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o1

3、0、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就是它们的(“”)。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11、tof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ifef虫的大小如(),tof虫的天敌是(),草蛉吸食蜗虫的体液。12、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13、()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14、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的(),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o1

4、5、许多岩石是由()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16、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咸由()组成。品体形状(),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17、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发现了()。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和()o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扫描隧道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18、1663年英国科学家()是第一个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19、我国科学家()

5、研发了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显微镜主要由()()()()()等组成。2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结构时,必须将其制成(22、实验证明洋葱表皮是由(、、、)o观察物质的细微),这样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组成的。23叶表皮的()和(24、(25、细胞的形态是(26、生命体细胞具有((27、28、29、(30、)是植物进行呼吸、光合作用的重要部分。)是生物最基本的(),也是生物最基本的()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它们具有()的功能。)()()()()等功能。)培养微小

6、生物。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我们还可以利用(()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生命体都是由()组成的,除单细胞微生物(多个细胞组成的。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31、),)()(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其他生命体都是有)三种颜色组)构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成。32、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o33、人类探索()的成果:(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

7、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34、制作玻片标本时用到的仪器的名称及用途:仪器名称仪器用途银子滴管载玻片培养皿烧杯碘酒裁纸刀吸水纸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世界是由()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o2、我们要使铁丝发生变化,可以釆用()、()()等方法。3、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有些变化产生了(),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o4、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放

8、在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会()、(),第一步是(),第二步是()。5、我们可以用()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沙和豆子的混合是物理变化。6、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和()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和()混合。7、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一麦芽糖。8、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产生了一种蓝紫色的新物质,这种物质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