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供货缺口较大,OLED显示屏产能缓慢.doc

全面屏供货缺口较大,OLED显示屏产能缓慢.doc

ID:27852743

大小:1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全面屏供货缺口较大,OLED显示屏产能缓慢.doc_第1页
全面屏供货缺口较大,OLED显示屏产能缓慢.doc_第2页
全面屏供货缺口较大,OLED显示屏产能缓慢.doc_第3页
全面屏供货缺口较大,OLED显示屏产能缓慢.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全面屏供货缺口较大,OLED显示屏产能缓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面屏供货缺口较大,OLED显示屏产能缓慢  供应链传出的消息称,受上月智能语音音箱、无线充电底座等设备的出货增长过快,以及in-cellLCD全面屏芯片需求增长,市场上8寸的晶棒出现较大的供货缺口,部分上游材料商已通知晶圆厂商将调高价格二到三成。  由于此次涨价幅度是前两年的二到三倍,加上年前又多收了各晶圆厂约一到二成的产能订金,8寸晶圆厂也表示一定要调高芯片出厂价格,涨价幅度将在原来的基础上调高10~15%左右。另外,由于上游8寸晶棒材料供应短缺,芯片的交期也将延迟25天到45天左右。  实际上,对芯片行情了解比较深圳的华强北通路商们

2、,早在一季度就开始在行业第一次涨价之前疯狂屯货了,包括敦泰在内的in-cellLCD全面屏芯片几乎被抢一空,导致第二季度敦泰的in-cellLCD全面屏芯片供应十分紧张,再次出现了in-cellLCD全面屏芯片涨价与缺货一起出现的现象。  从前年开始,由于智能手机用的指纹识别芯片需求大增,加上摄像头图像芯片也随着双摄及多摄的兴起,同样为行业带来了较大的供应缺口,8寸的晶棒产能和晶圆产能一起是行业里的香饽饽,两者的价格也逆市持续上涨。  从去年开始,为了保证产能供应,行业里把吃产能大户的LCD驱动IC、指纹辨识IC两类产品,从8寸的晶圆厂往

3、12寸的晶圆厂进行了产能转移,但是一些设计较复杂的in-cellLCD全面屏芯片产品,仍然还是停留在了8寸的晶圆厂里生产。  另外,即便是LCD驱动IC、指纹辨识IC两类产品,如果不是通用型号的话,多数芯片企业基于成本及客制化的考虑,还是选择了8寸的晶圆厂进行投片生产。  由于中国台海两岸对半导体行业积极看好,行业出现超级繁荣周期,从去年开始,随着行业技术的扩散速度加快,涌现出大量的芯片设计企业。其中如LCD驱动IC、指纹辨识IC、MOSFET、电源IC、LED驱动IC等门槛较低的芯片产品,成了很多新兴芯片企业的试水市场。  这些新兴的芯

4、片企业同样在初期,会对芯片版本进行多次的优化与升级,如果一开始就在12寸的晶圆厂投片,也肯定在成本上受不了,选择8寸的晶圆厂会是他们最佳的选择。  另外受市场需求拉动,中国大陆新建的8寸晶圆厂也开始在今年量产,这让本来就产能紧缺的8寸晶棒供应更加紧缺。晶棒要提升产能,需要有充分的市场支持,所以如果没有一定的市场预期的话,生产晶棒设备的厂商和晶棒生产厂商都不会提前扩产。    加上越来越多的成熟芯片产品往12寸产能上迁移,大量新建的12寸晶圆厂产能释放出来,未来8寸的晶棒和晶圆厂还会不会持续景气也很难预测,因此8寸的市场紧张情况,预计短期内

5、很难解决。  不过上由的晶棒和晶圆厂商还是启动了部分产能扩张计划,准备于今年底提升市场8寸产品的供给量,但相比迅猛增长的12寸市场来,8寸的市场始终还是进入到了成熟衰退期。  特别是电容式指纹识别在智能手机上的普及率已经高达八成,未来随着光学指纹技术的成熟,以及3D摄像头人脸识别技术的快速普及,电容式指纹识别的芯片需求量将进入衰退期,将有可能让8寸的晶棒及晶圆的行业产能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称,随着智能手机对整个市场的教育,指纹识别技术开始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可,其需求也将辐射到其它的物联网需求蓝海市场,给行业带来新的增长

6、空间。  对于显示行业来说,由于全面屏显示技术应用的快速扩散,定制化的in-cellLCD全面屏芯片需求仍在高速增长之中。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面5个月,采用in-cellLCD全面屏芯片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就接近了1300~1400万台,占到了市场二成以上。  并且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如果OLED显示屏的产能增速仍不如人意的话,in-cellLCD全面屏将继续统领安卓阵营的中、高端显示屏市场,据估计,其市场渗透率在行业顶峰期,有可能达到整个市场需求的四成以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