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之芯片篇.doc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之芯片篇.doc

ID:27855214

大小:6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6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之芯片篇.doc_第1页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之芯片篇.doc_第2页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之芯片篇.doc_第3页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之芯片篇.doc_第4页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之芯片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之芯片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之芯片篇  【导读】:在举国关注“芯片自主”的大前提下,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登入产业舞台,直击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痛点,在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过程中,芯片技术突破功不可没。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之芯片篇  【导读】:在举国关注“芯片自主”的大前提下,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登入产业舞台,直击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痛点,在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过程中,芯片技术突破功不可没。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之芯片篇  【导读】:在举国关注“芯片自主”的大前提下,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登入产业舞台,直击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痛点,在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过程中,芯片技术突破功不可没。  北斗卫

2、星导航产业发展之芯片篇  【导读】:在举国关注“芯片自主”的大前提下,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登入产业舞台,直击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痛点,在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过程中,芯片技术突破功不可没。    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对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居功至伟,在当前新的产业形势下,我们邀请了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温景阳博士、深圳市晟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宏政、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副总刘敏超探讨北斗芯片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对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居功至伟,它所提供的定位、导航、测量、授时等时空服务,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成为现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3、要素。比如在智能交通领域,通过引入卫星导航技术实现了车辆定位、防盗、反劫、行驶路线监控及呼叫指挥等功能。  2007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5年后投入民用市场,并在全球GNSS行业崭露头角。目前,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在我国及东南亚诸国的交通、渔业、测量勘探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涌现出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国腾电子、合众思壮、中海达、中国卫星、江苏三友等一大批上市企业。然而,从整体而言,北斗产业链仍处在“婴幼儿期”,尤其是在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领域,更是如此。  在当前新的产业形势下,我们邀请了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温景阳博士、深圳市晟达科技有限公司总

4、经理林宏政、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副总刘敏超探讨北斗芯片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一、我国北斗芯片产业的现状  虽然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在诸多民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美国早在1994年就完成24颗GPS卫星的布设,并于当年开始提供全球民用化服务,创造并垄断了市值巨大的卫星导航产业。时至今日,尽管北斗在2013年取得10倍于三年前的终端销量,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导航终端仍采用美国GPS芯片,其占有率高达95%.  此前,我国在北斗导航系统研究中偏重于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占北斗研究总经费的90%,只有不到10%用于导航芯片的开发研究,芯片技术的缺失严

5、重制约了北斗的产业化进程。对于我国北斗芯片产业的现状,我国著名北斗专家曹冲曾表示:“我国卫星导航芯片的入行门槛比较低,全国4000多家芯片生产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人才不足,不具备研制兼容型、互操作式导航芯片的自主研发能力。这将使我国的导航芯片产业继续在低附加值状态徘徊,实现北斗加GPS导航逐渐替代美国GPS导航的规划步履艰难。”二、北斗芯片为何物?  北斗芯片是包含RF射频芯片、基带芯片及微处理器的芯片组,相关设备通过北斗芯片,可以接受由北斗卫星发射的信号,从而完成定位导航的功能。  RF射频芯片就是通过固定频率(即频点)接收或发射信号,目前有单频点、双频点、多频点以及多

6、系统多频点等多种类型,是芯片中成本最大的部分。  基带芯片是用来合成即将发射的基带信号,或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基带算法是影响定位精度的核心因素之一,然而目前拥有相关算法专利的公司大多被博通等大企业收购,从事卫星导航芯片的企业(包括国内北斗芯片厂家)很难绕过这一专利壁垒。国内北斗芯片中一般集成多个基带,封装方式也有差异。目前常用的基带芯片大多采用基于ARM7TDMI内核的微处理器,基带芯片及微处理器一般是信息处理的部分。  此外,芯片制造工艺(也称为“制程”)优良与否,决定了芯片体积和功耗的大小。芯片体积越小,意味着集成电路越精细,功耗也越低,同时其制造难度与成本也越高

7、。  据林宏政表示,卫星导航芯片的前期研发,除了核心技术难于突破之外,费用过于高昂也是一大难关。尤其在制作北斗/GPS设计流片中,仅开一次光罩便要花费600-800万元不等,而一次性流片成功的往往不多。如果没有海量的市场需求作为支撑,芯片企业很难持续经营下去。  目前,国际上知名芯片开发企业有SiRF、u-box、博通、意法半导体等,国内导航芯片企业有北斗星通、东方联星、国腾电子、泰斗微电子、华力创通等。在导航芯片研发领域,国际知名公司拥有绝对的实力。三、北斗双模芯片的最新进展  温景阳表示:无论是民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