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如何突破千亿美元大关.doc

华为如何突破千亿美元大关.doc

ID:27859494

大小:10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6

华为如何突破千亿美元大关.doc_第1页
华为如何突破千亿美元大关.doc_第2页
华为如何突破千亿美元大关.doc_第3页
华为如何突破千亿美元大关.doc_第4页
华为如何突破千亿美元大关.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为如何突破千亿美元大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为如何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华为如何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华为如何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最近老冀见到了一些华为的朋友,发现他们普遍担心如日中天的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后劲。  这里的关键还是人。据说,此前一举奠定了荣耀辉煌的刘江峰将回归手机行业,但却不是回到华为,而是加盟另一家互联网手机厂商,而且还会有一批前华为部下跟随他而去。  要知道,华为每年的员工业绩沟通正在进行中,按照往年的惯例,5月将发放2015年的巨额奖金。很多华为人都在等着这个时刻的到来,然后……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其实,在今年年初该互联网手机厂商的一次会上,老冀已经见到了一些提前加盟的前荣耀高管。  因此

2、,对于华为消费者业务来说,最具互联网打法的荣耀反而有可能成为最担心的业务,原因很简单:尝到了互联网甜头的荣耀人,如果自认为能力不错,往往就会选择离开华为,不再做螺丝钉,而去做弄潮儿,就像老冀在《奔跑吧,华为人》一文中所说的那样。    当然,出去创业未必就代表能够成功,特别是当他们进入相对陌生的互联网领域的时候。实际上,那些已经跳入互联网大海中游泳的华为高管,无论是刘江峰还是徐昕泉,目前还都谈不上成功。    组织变革保障持续成功  而现在的华为还在走向更大的成功。老冀毫不怀疑,虽然全球经济形势仍然萎靡不振,但是未来几年仍然会是华为最好的年份,原因很简单

3、:依靠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华为已经逐渐把各路竞争对手熬出了市场,从而获得了相对垄断的市场地位。  我们看到在过去十年里,随着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行业逐渐从高利润变成低利润,欧美公司开始大规模退出这个市场。目前在电信系统设备领域,华为的竞争对手只剩下了爱立信和诺基亚;而在企业级网络设备领域,华为的对手也只有思科、IBM等聊聊几家。老冀听说,任老板在内部已经发出了非常乐观的讲话,说华为要抓住欧美公司纷纷退出的大好时机,抢占尽可能大的市场和战略制高点。  不过,大市场必须有大战略,必须有与之匹配的组织结构。早在1998年,任正非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华为的红旗到底

4、能够打多久》这篇文章中,他阐述道:“我们要逐步摆脱对技术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对资金的依赖,使企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管理机制……慢慢地淡化企业家对企业的直接控制,那么企业家的更替与生命的终结就与企业的命运相分离了。”  老冀认为,1988年成立的华为之所以能够持续成功,与其以变应变,进行过多次的组织变革密切相关。在这里,老冀给大家简单梳理一下:  1996年之前,华为基本上是“产品导向+二人堂”,任正非在产品决策上先是听郑宝用的,后来是听李一男的。当这两位关键人物离开之后,华为的产品研发一度找不着北。好在成立了预研部,通过集体的智慧

5、解决了产品大方向的问题。  2001年开始,华为大规模引入IBM的IPD(集成产品开发)模式,成立了IRB(投资决策委员会),开始从市场成功而不是技术角度进行产品发展的决策。由此,华为具备了产品决策能力。  2002年,华为成立了营销工程部,将战略投资、战略合作、市场需求的挖掘与分析等职能集中在一起,有了成建制的MarkeTIng部门。2004年,任正非又痛下决心,将战略与营销职能统一划归营销工程部,还是为了加强公司的MarkeTIng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华为不再只会销售和卖货,而是具备了牵引客户需求的MarkeTIng能力。  2004年11月,华为

6、又做了一次重大重组,将公司层面的日常最高决策层重组为EMT(ExecuteManagementTeam,执行管理团队),而主要业务部门经过重新排列组合,组建了市场和服务、战略和MarkeTIng、产品和解决方案、运作和交付四大部门,加上财务、策略和合作、人力资源三大部门,整个华为被重组成七大部门。  由此,华为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管理能力,也为如火如荼的国际化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老冀当年曾经去过华为的多个海外市场做过深入采访,亲眼看着华为从2004年开始集中火力进攻欧洲市场,先后拿下了英国电信、沃达丰、西班牙电信等全球“大T”。  从2004年到2010年

7、,华为的管理架构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就是按照老冀前面所说的结构。这几年的华为专注于运营商市场,针对运营商的需求变化,不断微调自己的各种管理流程:例如,华为先上了IPD(集成产品开发)完善研发流程,接着又上了ISC(集成供应链)进一步梳理清楚供应链,后来又通过IFS(集成财经服务)和MM(市场管理)打通了财务和销售“任督二脉”,使之更适合运营商市场的新变化。不过,在这几年里,华为整体上的“集中—控制”型管理架构并没有变化。  在这几年里,华为一步一个脚印,终于走出了国际化的关键几步,干掉了一个又一个的欧美对手,成长为仅次于爱立信、海外收入超过三分之二的跨

8、国公司。    大重组奠定消费者业务胜局  不过,据老冀观察,从2011年开始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