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讲座(3)

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讲座(3)

ID:27860428

大小:516.01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8-12-04

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讲座(3)_第1页
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讲座(3)_第2页
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讲座(3)_第3页
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讲座(3)_第4页
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讲座(3)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讲座(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讲座张卫斌2005年12月26日声明本讲座内容纯属作者“肚撰”,因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限制,文中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恳请业内人士给予技术评价;本讲座为内部交流材料,旨在抛砖引玉,据此行事,责任自负。第一章防雷知识体系问题引出防雷技术服务在雷电轨道中处于什么位置?防雷技术服务究竟需要哪些知识?知道自己还缺什么?一、雷电轨道业务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的描述:形成由雷电研究、监测、预警预报、防雷检测与防护技术服务组成的业务体系。浙江省雷电轨道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第一稿)中,雷电业务是集研究、开发、应用、服务、雷电防护技术支持于一体的综合型业

2、务,省及省以下雷电业务主要包括雷电监测、雷电预警预报、雷电防护服务、雷电防护技术支持四方面内容。1、雷电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雷电基础理论研究雷电本身及发生、发展、消亡全过程中内在本质的规律。防护技术和方法研究寻找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措施和手段。2、雷电监测对雷电资料的获取可以通过地面观测和卫星观测两种方式。获取时间、位置、强度、云闪/地闪类型等物理特征。地面观测大气平均电场仪、电场变化测试仪、地闪定位仪、二维云闪探测和定位系统等。传统人工耳听目测、雷达的辅助观察。卫星观测气象卫星(极轨、静止、GPS)3、预警预报发布云闪的发生概率、地闪发生率,雷电的

3、强度指数,雷电的移动、发展、演变趋势等预报信息。4、雷电技术服务防雷安全检测(含定期、跟踪)防雷设计技术评价雷灾事故调查与鉴定雷击风险评估防雷工程设计、安装技术咨询服务5、雷电防护技术支持会同有关部门查清所辖区域对雷电发生反应敏感和强烈的重要场所、设施的分布、工作条件及特性情况,及时掌握大型户外活动信息,为雷电预警、发生过程时的应急决策和雷灾事后的救助提供信息。二、防雷业务涉及的知识群1、与条件有关的大气电学、大气物理、大气化学、气象、气候、地理、地质、光学等;2、与对象有关的建筑、电力、通信、计算机、电子、石油化工、设备、工作特点等;3、与方法有关的计量测量、数理统

4、计、普通物理、电磁兼容、数学、哲学、材料等。三、防雷知识体系1、构成防雷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运用的综合性学问。由理念层、应用层、基础层三部分构成。理念层在一定科技发展水平下,对雷电机理、活动规律、作用方式和防护方法的科学认识。通常简称为防雷理念。防雷理念=辨证思维+雷电特性。应用层(为用户服务的技术界面)在雷电防护技术服务过程中,所使用的现行有效的标准、规范,以及防护方法和采取的措施。如《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雷击风险评估等。基础层雷电防护技术服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类专业基础知识

5、和相关知识。如电学、气象、地理、地质、建筑、电力、通信、计算机、石油化工、计量测量等。2、层间关系应用层防雷理念基础层理念层气象地质地理电力通信石化计算机计量标准规范方法措施...指导关系支撑关系...3、类比武侠小说中习武应用内功心法基本功理念马步力量协调性抗击打反应力柔韧性...指导关系支撑关系...套路招式4、三者不当组合结果目标:成为武林高手!但存在下列可能:基础不牢,套路、招式练得再好也不过是“花拳绣腿”;套路练得不精,内功心法无发挥之处;内功心法未悟明,永远成不了高手;错误运用内功心法,可能“走火入魔”。郭靖提示:勤习、苦练、多悟。5、防雷问题反思⑴、错误

6、的认识:防雷检测就是测接地电阻;防雷工程就是安装SPD;技术评价就是核对标准、规范的条文;搞防雷就是为了创收!⑵、技术水平上不去,问题在哪儿?标准、规范看了几遍?解释得清楚吗?基础知识具备了吗?理念清晰吗?一个可能的现实,防雷人员对规范条文较熟悉,但普遍上缺正确的理念,下少基础知识的支撑。综上所述,防雷是多学科的综合运用,防雷从业人员要想做好防雷工作,成为行家里手,就需要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掌握所需的专业基础,熟悉或了解相关的业务技术知识,建立科学的防雷理念,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标准、规范。由于是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应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成为防雷专家,首先要成为

7、“杂家”。6、小结可能是正确的理论——防雷技术岗位技能“二八”论用20%的精力可以做好本职工作的80%;要想做好本职工作余下的20%,需要再付出80%的精力;高手都出自能做好余下20%的人!推论:要想成为成为专家,至少要比常人多投入约4倍的精力。第二章、防雷设计技术评价一、前言二、建筑行业工程施工图审查概述三、防雷设计技术评价简述四、技术评价工作流程五、评价意见书和记录单六、技术评价原则七、应注意的问题八、技术评价原始记录一、前言本章内容是建立在以下认识基础上:我们是专业防雷机构,业内专家;技术评价本质上是一次设计过程;应与其它行业通行做法接轨;遵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