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教育局.doc

扬州市教育局.doc

ID:27861977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6

扬州市教育局.doc_第1页
扬州市教育局.doc_第2页
扬州市教育局.doc_第3页
扬州市教育局.doc_第4页
扬州市教育局.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扬州市教育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件扬州市教育局扬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扬教发〔2017〕91号关于开展2017年县域学前教育工作暨学前教育先进乡镇政府(街道)市级督导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生态科技新城管委会: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县域学前教育督导工作的通知》(苏教督办〔2016〕23号)要求,市教育局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团将对全市有关县(市、区)、功能区开展学前教育督导。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督导对象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宝应县、高邮市、开发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科技新城,仪征市上半年已接受过省级督导,这次不在

2、督导之列。二、督导时间2017年12月11日—12月15日,原则上每个县(市、区)督导工作时间为1天半,功能区为半天。三、督导程序1.听取当地县级政府有关学前教育的工作汇报;2.了解咨询学前教育发展方面的有关情况;3.查阅有关学前教育的经费、规划、建设、教师、管理等方面材料;4.访谈县级政府、有关部门、乡镇政府、幼儿园、教职工等有关人员;5.实地察看部分城乡公办民办幼儿园;6.汇总督导情况,向当地政府反馈督导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问题清单)、整改建议。四、有关要求1.对今年申报“扬州市学前教育先进乡镇政府(街办)”的乡镇政府(街办)的督导(具体要求请查阅扬教督团〔2016〕6号《关于对乡

3、镇政府(街办)学前教育责任专项督导的通知》)与此项督导一并进行,县(市、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未曾命名过市级“学前教育先进乡镇政府(街办)”的,且今年县级督导结果评定为“优秀”(90分及以上)的乡镇政府(街办),可填报《扬州市学前教育先进乡镇(街办)申报表》,《申报表》于12月4日前报送市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2.接受督导的县(市、区)工作汇报要紧扣《江苏省县域学前教育工作督导标准(试行)》,内容精炼、数据详实。提供2016年和2017年与学前教育有关的经费、规划、建设、师资、管理等方面的账册、文件、图纸等原始材料。为督导组提供小型会议室(约7-8人)、电脑、打印机、A4纸、订书机等办

4、公用品。3.严格按照中央、省、市规定的标准要求安排督导组的食宿,严禁安排与督导工作无关的娱乐休闲活动,严禁赠送礼金礼品纪念品等财物。4.接受督导的县(市、区)以及功能区,请于2017年12月4日前上报《督导联络员信息表》。邮箱:yzjydds@126.com。未尽事宜另行通知。附件:1.督导联络员信息表2.江苏省县域学前教育工作督导标准(试行)扬州市教育局扬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2017年11月15日抄送: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各县(市、区)教育局、政府教育督导室,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管理局、生态科技新城社会事业局、蜀冈—瘦

5、西湖风景名胜区社会事业局扬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7年11月15日印发共印30份附件1:督导联络员信息表县(市、区)名称:日期:姓名单位职务手机号码政府办督导室教育局幼教中心或幼教办附件2:江苏省县域学前教育工作督导标准(试行)一级指标督导标准督导要点分值(一)组织领导(20分)1.建立县级统筹、县乡(镇、街道)共建的管理机制,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满足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需要。(1)学前教育纳入县(市、区)政府领导目标责任制;管理机制完善,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教育部门内部各有关科室之间职责明确并落实。3(2)政府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每1万

6、左右常住人口配备1所幼儿园布局编制学前教育专项规划,对社会公开发布并认真实施。2011年起,新建住宅区配套幼儿园须同步设计、施工、验收和交付使用,举办成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3)成立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文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工作成效及社会反响较好。3(4)县(市、区)教育部门有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有2名以上专职人员(行政和教研至少各1名),镇(街道)有专门的学前教育管理人员。3(5)县(市、区)建立对乡(镇、街道)政府和各类幼儿园的督导评估机制;将学前教育评估结果纳入对乡(镇、街道)和有关

7、职能部门年度工作考核的指标;建立问责和奖励机制。3(二)经费保障(23+5分)2.建立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合理制定生均财政拨款标准。(6)建立学前教育财政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经费以财政投入为主。5(7)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不低于5%(达到及超过8%的另加5分);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保教费不得挪作他用。6+5(8)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达到小学标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