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情况——以深圳公立医院为例.doc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情况——以深圳公立医院为例.doc

ID:27864312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情况——以深圳公立医院为例.doc_第1页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情况——以深圳公立医院为例.doc_第2页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情况——以深圳公立医院为例.doc_第3页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情况——以深圳公立医院为例.doc_第4页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情况——以深圳公立医院为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情况——以深圳公立医院为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83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情况的调查分析——以深圳市公立医院为例1.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以满足公众健康需求作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目的。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是其根本职责。然而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存在着市场化程度低、营利性强、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缺乏科学管理等主要问题,公立医院改革已是迫在眉睫。党的十六大以来,卫生体制改革的

2、呼声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已经摆上了各级政府的案头,部分地区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到2020年卫生发展目标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原则,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由此可见,我国公立医院根本的长远使命:“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落实科学发展观,治病防病,最大限度的最大努力地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3、设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综上所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强调其公益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公立医院,尤其是基层的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几乎是名存实亡。现有的公立医院几乎都处于自负盈亏阶段,一味追求利润,使公立医院丧失了其公益性。目前经济利益在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中已经是放在首位,医院会运用各种手段来实现医院的创收,从而使公立医院公益性受到严重挑战。因此,对公立医院进行改革,公益性的回归必须放在首要位置,从而使我国公立医院名符其实。二、研究意义经国务院同意,卫生部等五部委于2010年2月23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

4、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等九项主要内容,指出试点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根据《指导意见》,全国选出16个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深圳作为广东省内唯一试点城市位列其中。而实际上,早在被确定为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之前,深圳就已经开始实行公立医院院长责任制等方面的尝试和探索。据

5、了解,深圳市已连续8年通过中介机构,分20多项指标对病人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显示,深圳市的病人满意度每年都在提高,2009年已经提升到了86%。新一轮医改开始后,深圳将在加大政府投入、取消药品加成、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回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并且将打破公立医院原有的人事编制,实现医院员工“同工同酬”。通过对新医改下深圳市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情况的研究,我们可以探索建立一套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可能影响公益性的相关因素,寻求公益性的实现途径,从而为有关政府决策部门制定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与法规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三、国内外研究情况

6、和发展趋势(一)公益性的概念和衡量标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政府报告和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讲到:要坚持公共卫生的公益性质。医疗卫生机构不应以其自身或其成员的利益为主要追求目标,而应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均等化等社会效益为其追求目标。我国的公立医院是由政府或一些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非盈利性公益性的医院。公立医院以公益性为主导,是人民群众平等医疗权和健康权的重要保障。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内涵主要是解决医疗服务的公平性、适宜性及可行性问题,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外延主要体现为减免贫困患者的医疗费用、承担公共卫生以及突发公共卫生

7、事件的紧急救援。[1]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公益”被解释为“公共的利益”。理解“公共的利益”需要把握两个层面:一是公立医院是否为百姓提供经济上可承受的卫生服务,而不是片面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这对应的是“看病贵”问题的解决。二是强调整个卫生服务提供系统的适宜性与合理性,医疗机构的分工是否符合公众的实际医疗需求,保证人们患病后能够在适宜的机构中得到适宜的治疗。这对应的是“看病难”问题的解决。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能够享有低价、可及、保质、保量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服务,服务最终要落实到病人身上并由病人及社会来评价。评价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可从以下

8、几方面着手:(1)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这是公立医疗机构体现其公益性的最基本特征;(2)提供卫生服务的适宜性,即向人群提供适合其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