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智能电网未来的展望.doc

对于智能电网未来的展望.doc

ID:27875625

大小:88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6

对于智能电网未来的展望.doc_第1页
对于智能电网未来的展望.doc_第2页
对于智能电网未来的展望.doc_第3页
对于智能电网未来的展望.doc_第4页
对于智能电网未来的展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于智能电网未来的展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于智能电网未来的展望  智能电网(smartgrid)是把最新的信息化、通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原有的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结合,形成一个新型电网,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智能电网的目标是实现电网运行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智能电网必须更加安全,智能电网必须更加环境友好。对于智能电网未来的展望  智能电网(smartgrid)是把最新的信息化、通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原有的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结合,形成一个新型电网,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智能电网的目标是实现电网运行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智能电网必须更加安全,智能电网必须更加环境友好。智能电网是满足

2、用户多样化需求,提升电网的互动和增值服务能力的友好途径。智能电网发展的重点是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和调度智能化。一、什么是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smartgrid)就是把最新的信息化、通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原有的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结合,形成一个新型电网,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智能电网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输电网的电能损耗。  复杂的电力系统要求电网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从发电、输电到配电和用电是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因此对各个环节间的协调要求越来越高。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必然会有一定的驱动力。随着全球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电力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3、,以及用户对电能可靠性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电力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环保、经济的电力系统,已经成为全球电力行业的共同目标。除了这些驱动力,电力系统首先应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智能电网技术事例:  1.智能仪表与电厂实现数据连接,实时将电力负荷与电价信息传回电厂,消费者能及时了解到自己所消费的电量及所要缴纳的电费。  2.有了智能仪表中的相关信息,人们可以为家用电器设置相应的程序,在用电需求量大时调小电器功率或关闭电器,在用电量小时开启电器,电厂甚至可以直接向电器发出指令,减少用电高峰的电力负荷。  3.智能仪表能够将风能、太阳阳能等分散的、间歇性的可再生能

4、源发电并入电网,并使消费者将自家多余电量卖入电网。  4.智能电网可同时协调多辆电动汽车充电。充满的电动汽车同时也是移动能量存储器。  将计算机应用于电网之中,将数字传感器、遥控装置等加入现有的电力传输及分配系统中,实现数据连接、采集、整合,再进行科学的分析,使电网变得更加智能、绿色、高效。而且这样的“智能电网”能更加及时、透明地反应电网状况。  二、智能电网目标  智能电网的目标是实现电网运行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电网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就可以称其为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必须更加可靠—智能电网不管用户在何时何地,都能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它对电网可能的问题提出充分的告警

5、,并能忍受大多数的电网扰动而不会断电。它在用户受到断电影响之前就能采取有效的校正措施,以使电网用户免受供电中断的影响。  智能电网必须更加安全—智能电网能够经受物理的网络的攻击而不会出现大面积停电或者不会付出高昂的恢复费用。它更不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智能电网必须更加经济—智能电网运行在供求平衡的基本规律之下,价格公平且供应充足。智能电网必须更加高效—智能电网利用投资,控制成本,减少电力输送和分配的损耗,电力生产和资产利用更加高效。通过控制潮流的方法,以减少输送功率拥堵和允许成本的电源包括再生能源的接入。  智能电网必须更加环境友好—智能电网通过在发电、输电、配电、储能和消费过程中的创

6、新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在可能的情况下,在未来的设计中,智能电网的资产占用更少的土地,减少对景观的实际影响。智能电网必须是使用安全的—智能电网不能伤害到公众或电网工人,也就是对电力的使用必须是安全的。智能电网主要特征:  1.是自愈电网。  2.激励和包括用户。  3.将抵御攻击。  4.是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  5.将减少来自输电和配电系统中的电能质量事件。  6.将允许各种不同类型发电和储能系统的接入。  7.将使电力市场蓬勃发展。  8.优化其资产应用,使运行更加高效。三、智能电网发展的重点  1.发电智能化。研究先进的发电厂控制、监测、状

7、态诊断和优化运行控制技术,强化厂网协调和机网协调,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开展“数字化电厂”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快专家管理系统应用,全面提升发电厂的运行管理水平,加快清洁能源发电及其并网运行控制技术研究,开展风光储输联合示范工程为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运行提供技术保障,推动大容量储能技术研究,适应间歇性电源快速发展需要。  2.输电智能化。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基础上,逐步实现输电环节勘测数字化、设计模块化、运行状态化、信息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