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管软镜在支撑喉镜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插管软镜在支撑喉镜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ID:27879209

大小:8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插管软镜在支撑喉镜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_第1页
插管软镜在支撑喉镜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_第2页
插管软镜在支撑喉镜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_第3页
插管软镜在支撑喉镜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插管软镜在支撑喉镜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插管软镜在支撑喉镜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郭艳华廖燕凌李丽萌陈彦青(通讯作者)(福建省立医院麻醉科福建福州350001)【摘要】目的明视插管软镜应用于支撑喉镜下手术时气管插管深度的临床观察。方法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成年患者90例,ASAI或II级,随机分成三组(n=30)A组、B组和C组。所有患者均在全麻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以套囊过声门后再入2cm为正常深度,A组在软镜下调整气管导管尖端位于隆突上2cm,B组以正常深度再置入2cm,C组再置入4cm。插管完成后头后仰置入支撑喉镜。记录后仰前后气管导管门齿至声门距离及导管尖端至声门。听诊后仰前后患者双上肺呼吸音,观察气

2、道压变化。计算气管导管在声门处位移。结果三组头后仰后气管导管门齿至声门距离均较后仰前显著延长(P<0.05)oC组头后仰前气道压增高明显(P<0.05)oB组头后仰后导管尖端至声门的距离,较A、C组明显短(P<0.05)o结论经明视插管软镜引导下置入气管导管至隆突上2cm,可预防支撑喉镜手术气管导管尖端误入一侧主支气管或套囊脱出过多影响手术操作。【关键词】明视插管软镜支撑喉镜气管插管【中图分类号】R856.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122-02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是耳•鼻喉外科较常见的手术[1],手术时间短

3、,创伤小,已被广泛应用。支撑喉镜其手术部位特殊与麻醉井用一个气道,且需患者头部极度后仰,容易导致气管导管的位置发生移位甚至脱出。木研宄通过应用明视插管软镜观察支撑喉镜手术时气管导管位置的变化,以确定该类手术中气管插管的适宜深度,此研究国内尚无报道。一、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择期拟在全麻下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者90例,ASAI〜II级,男51例,女39例,年龄25〜60岁,BMI19〜25kg/m2,排除颈部活动异常者、可预见性气管插管困难者,胸部X片提示气管及支气管明显畸形的患者,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术中发生未预见性气管插管困难者予以剔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

4、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下手术。方法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常规监测ECG、SPO2、NIBP及PETCO2。术前半小吋均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5mg,以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5mg/kg、罗库溴铵0.6mg/kg静脉麻醉诱导;以丙泊酪5〜10mg?kg-l?h-l、瑞芬太尼0.15〜0.25μg?kg-l?min-l静脉麻醉维持至术毕。患者取正中仰卧位经U明视下气管内插管,钢丝气管导管(Covidien公司经U/鼻套囊加强型气管导管)选择ID6.0〜6.5。插管前先测量气管导管长度(

5、导管尖端为近端),导管尖端距套囊远端的距离L1(已知套囊远端距第一条黑线2cm,距第一条黑线4cm)。以套囊远端过声门后再置入2cm即声门位于第一条黑线为正常深度并记录插管深度。A组在软镜下调整气管导管尖端位置距隆突上2cm,具体操作为将插管软镜末端置入至隆突后退出2cm,再将导管尖端置与软镜末端平齐。B组以正常深度再置入2cm即声门位于第二条黑线,C组以正常深度再置入4cm,记录再置入深度L2即声门至第•一条黑线的距离,固定导管并记录插管深度L3,计算导管尖端至声门的距离M及气管导管门齿至声门距离S:M=Ll+L2+2、S=L3-Mo听诊双肺呼吸音,连接麻醉机控制呼吸。

6、插管完成后由手术者后仰头部90°置入支撑喉镜并固定,再次听诊双上肺呼吸音。记录后仰后导管尖端至声门的距离Ml,时为套囊脱出声门,计算气管导管门齿至声门的距离S1=L3-M1、导管在声门处位移X=M-M1。记录后仰前后三组气道压变化。手术结束,病人清醒,自主呼吸,咳嗽、吞咽反射恢复,拔除气管导管,90例患者均安全返冋病房。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PlUSmn;S)表示,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差异均无统计

7、学意义(表1)。三组头后仰后气管导管门齿至声门距离S1均较后仰前S显著延长(P<0.05)o气管导管声门处位移X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A、B两组后仰前后呼吸音均对称存在。C组头后仰前气道压增高明显,差异奋统计学意义(P<0.05)(表3)。B组头后仰后导管尖端至声门的距离M1,较A、C组明显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术后所有患者拔管,均未出现呼吸系统的并发症。表1三组患者—•般情况比较(x-±s)注:与A组比较,aP<0.05三、讨论耳鼻喉科手术的迅速发展给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