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悬剂的制备》ppt课件

《混悬剂的制备》ppt课件

ID:27879329

大小:1.51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5

《混悬剂的制备》ppt课件_第1页
《混悬剂的制备》ppt课件_第2页
《混悬剂的制备》ppt课件_第3页
《混悬剂的制备》ppt课件_第4页
《混悬剂的制备》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悬剂的制备》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药品生产技术》第四讲混悬剂的制备学习内容混悬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及处方举例混悬剂的稳定性与质量检查什么是混悬剂?41231★★什么是混悬剂?混悬剂(混悬液悬浊液)是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形式(直径0.5nm~10nm)分散在液体分散剂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多为水,也可用植物油。溶剂特点外观要求药物微粒细小,分散均匀,沉降速度缓慢,且沉降微粒不结块,沉降物再分散性好,黏度适宜,易倾倒,不粘瓶壁。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粗分散体系,需要添加稳定剂。成品的标签上应注明:“用时摇匀”,毒剧药物不宜

2、做成混悬剂。如:结晶的增大或转型;混悬剂浓度的改变或温度的变化都可能影响混悬剂的稳定性。在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可使微粒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这有助于混悬剂的稳定;而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称反絮凝。混悬剂中的微粒静置时受重力作用产生沉降。微粒的沉降服从stokes定律。混悬剂中的微粒由于吸附溶液中的离子都具有双电层结构;而双电层中离子由于水化而形成水化膜,这对混悬剂的稳定起一定作用。微粒的沉降絮凝和反絮凝微粒的荷电与水化其他因素影响混悬剂稳定性的因素Stokes定律V=2r2(ρ1-ρ2)g/9

3、η沉降速度微粒半径微粒和分散介质的密度分散介质的粘度由此可见,如何提高混悬液的稳定性?混悬剂的稳定剂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和反絮凝剂为了提高混悬剂的稳定性,在混悬剂处方中可加入稳定剂。(P156)稳定剂混悬剂的制备凝聚法是指将离子或分子状态的药物借助物理或化学方法凝聚成微粒,再混悬于分散介质中形成混悬剂。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分散法是将固体药物粉碎成微粒,再根据主药性质混悬于分散介质巾,加人适宜的稳定剂。亲水性药物先干研至一定细度,再加液研磨(通常一份固体药物,加o.4—o.6份液体为宜);疏水性药物则先用润湿剂或

4、高分子溶液研磨,使药物颗粒润湿,最后加分散剂稀释至总量。凝聚法分散法举例——炉甘石洗剂炉甘石药物氧化锌润湿剂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处方20g20ml药物100ml三氯化铝/枸橼酸钠纯化水助悬剂絮凝和反絮凝剂分散介质20ml10ml加至100ml制法及操作要点[制法一]取炉甘石、氧化锌各8g,先加甘油10ml研成糊状,再将羧甲基纤维素钠配成胶液,然后将此胶液加入上述述糊状物中研磨混合均匀,逐渐加纯化水至100ml,即得。[制法二]取炉甘石、氧化锌各8g,先加甘油10ml研成糊状,再将三氯化铝或枸橼酸钠加适量纯

5、化水使之溶解,然后将三氯化铝溶液或枸橼酸钠溶液加入上述糊状物中研磨混合均匀,逐渐加纯化水至100ml,即得。操作要点炉甘石、氧化锌应分别研细后再混匀;加适量水和甘油进行研磨,加水的量以成糊状为宜,太干太湿都影响粉碎效果;研磨时应按同一方向,否则易产生气泡;助悬剂一般先配成一定浓度的浓溶液;絮凝和反絮凝剂应先制成稀溶液后再加入,以防发生脱水或盐析作用。混悬剂的质量评定沉降体积比的测定沉降物高度F=(H/H0)/100%原始高度思考:F值大小与稳定性的关系?重新分散实验微粒大小的测定絮凝度的测定β=F/F∞

6、思考:β值大小与稳定性的关系?药典规定:口服混悬剂F不低于0.9。休息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