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模式突袭,机器人密集电子制造业.doc

工业4.0模式突袭,机器人密集电子制造业.doc

ID:27879633

大小:63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6

工业4.0模式突袭,机器人密集电子制造业.doc_第1页
工业4.0模式突袭,机器人密集电子制造业.doc_第2页
工业4.0模式突袭,机器人密集电子制造业.doc_第3页
工业4.0模式突袭,机器人密集电子制造业.doc_第4页
工业4.0模式突袭,机器人密集电子制造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业4.0模式突袭,机器人密集电子制造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工业4.0模式突袭,机器人密集电子制造业  随着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以及AI、5G、自动驾驶等趋势变化的影响,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被刷新,今天的企业必需拥有产品快速迭代的能力,才能在未来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在2018年慕尼黑电子展中,众多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厂商带来了最先进的电子制造解决方案。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新一代工业4.0生产模式成为制造业的趋势。生产设备安装更多的传感器,通过网络连接,实现机器与人、数据的无缝对接,分析采集来的设备数据,进行机器预测维护,合理安排和调配分工,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帮助机器获得更高的生产能力,实现智能

2、型视觉检测、定位追踪以及自主应对生产中的变故。这就是所谓智能制造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对于电子制造业复杂的工艺和不断变化的器件,其自动化设备必需拥有更强大的处理能力。    在本次展会上,全球著名的电子生产设备部件供应商Festo展示了其领先的电驱动和气动解决方案。作为德国工业4.0的实践者,Festo推出了数字控制终端VTEM,一款集合了电控和气动两种技术的阀门控制器,能通过APP控制,同时还具有很好的能源效率和经济效益。    此外,Festo还带来了ELGC/DGSC系列气缸产品、伺服压配组件、压电阀等部件的展示。  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品牌发那科在本次展会中展出了六套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这

3、些成套设备融合了深度学习和物联网等技术,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灵活性。通过深度学习识别零部件划痕,结合iRVision视觉定位技术,CR-7iA/L协作机器人快速完成手机外壳检测和抓取。    同时,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机器人及周边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控和分析,进行预测性维护,进一步降低生产的风险。    优傲机器人(UniversalRobots)在本展会上展示了协作机器人在电子生产过程是装配器件的方案。配合灵活的抓取系统和机器视觉跟踪技术,机器人可以抓起细小的电子部件,准确地放进PCB电路板上的插孔中。    作为设备智慧化解决方案大厂研华科技带来了智能装备解决方案及产品,包括M

4、otionStudio二次编程软件平台、自动化产线视觉应用方案、可编程运动控制解决方案等。    安川焊接机器人焊缝跟踪系统通过摄像头和激光扫描,将真实信息反馈给机器人,从而实现焊接过程的跟踪和定位,更精确地完成部件的焊接工作。    南江机器人智能物流系统展示  还有南江机器人展示了移动机器人iAGV、智能作业机器人等系列产品等等。  在本次展会汇聚了FESTO、研华、川奇、发那科、安川、史陶比尔、那智、大族、海克斯康等一大批机器人及自动化供应商。    那智不二越机器人    川奇机器人解决方案  此外,本次展会还开设了完整SMT产线展示区,众多重磅级厂商带来了包括智能库房、智能SM

5、T整线、智能物流机器人等产品,其中ASM旗下与欧姆龙Omron联合展示了智能手机、汽车电子为应用的电子装配产线。    SMT智能生产系统    电子装配产线  电子制造业由于器件细小,不规则且多变,导致很多工艺环节需要人力生产,自动化实施的难度十分大。但随着机器学习和新型传感器的出现,机器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电子行业的自动化市场有望进一步打开。  制造业正在走向智能化和工业4.0阶段,全新的模式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生产成本。未来的制造业,同一台生产设备可以快速制造出不同的产品,个性化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按需生产将成为趋势,工厂不再需要承担库存的风险,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即时定制最

6、适用的产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