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叠范铸钱发展历程考索

汉代叠范铸钱发展历程考索

ID:27880883

大小:80.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6

汉代叠范铸钱发展历程考索_第1页
汉代叠范铸钱发展历程考索_第2页
汉代叠范铸钱发展历程考索_第3页
汉代叠范铸钱发展历程考索_第4页
汉代叠范铸钱发展历程考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代叠范铸钱发展历程考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代叠范铸钱发展历程考索所谓“叠范铸钱”,即以青铜等质地的金属阳模(俗称“范母”)翻印出众多泥质范片,层层相叠成范包,并在烘干后共用一个直浇道垂直浇铸的铸钱工艺。它是屮国古代范铸技术的新发展。范片上下层叠和共用一个直浇道是“叠铸”工艺的两个关键要素,缺失任何一项都不能称为叠铸。目前,钱币学界有把叠铸分为所谓“竖式叠铸”(铜阳模拓图举例,图1)和“卧式叠铸”的声音,而实际上,前者仍属于传统“块范铸钱”的范畴,在其所指的工艺中也仅允许模印出的两块范片面背相合后共用一个直浇道,其他组合的范片也是每一对共用各自的直浇道,不存在许多

2、范片共用一个直浇道的情况;且每一对范片必须竖置方可浇铸,不能在平卧叠放时完成浇铸,因而,并不具备叠铸工艺的关键特征,故不能认为是叠铸!目前,学术界对西汉初年己经出现叠范铸钱,以及此种工艺在王莽统治时期得到普遍推广等观点,多冇共识;但是,对叠范铸钱工艺在汉代四百余年中具体的发展历程,则鲜有论及。木文拟在广泛搜求辨析出土实物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及现有成果,力争对叠范铸钱在汉代的存在和演变情况,进行较全面深入地考察和梳理,希求在更具体、更完整的层面上基本还原有关历史信息。-、叠范铸钱工艺的发轫期关于叠铸技术的最平起源,《古

3、泉汇》、《?斋吉金录》和《古器物范图录》等都记录有“齐大刀”的叠铸铜阳模,据传为最早的叠铸实物。其实,此为当时臆造的赝品。周卫荣先生在《齐刀铜范母与叠铸工艺》一文中己经明确指出,此处不再赘述。就今天所能见到的实物和资料而言,先秦时期尚没有叠铸技术问世的迹象。需要指出的是,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曾出土有战国时期的小带钩陶阳模,其上有榫卯,有完整的直浇道(在真正的叠铸工艺中,其阳模只有约与范片等厚的一段直浇道,不存在完整的直浇道),直浇道两侧分布着对称的两排各五枚带钩,就是上文明确排除的所谓“竖式叠铸”的类型,根本就不是叠铸工艺

4、。始皇帝横扫六合建立秦朝后,将秦国的“半两”钱作为法定货币推行到全国。“秦钱重难用”是汉初人对秦朝货币的看法,比照目前所知的叠铸半两铜阳模的资料可以发现,其巾钱模皆为大幅度减重的小型半两,虽然秦朝流通货币也不可能整齐划一,也会有减重的半两钱参与流通,但是,叠铸铜阳模显示的异常减重的小型半两,应不属于秦朝流通的类型。从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到公元前202年,是楚汉相争时期(此段时期在历史叙述中往往习惯上归入广义上的西汉)。在这短短的四年里,史书上没有留下有关铸币的记载。自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始,西汉王朝正式建立,妞对极度残

5、破、萧条的社会,刘邦“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根据此处《史记?平准书》的记载可知:汉文帝改铸四铢半两之前,社会上普遍流通的是“荚钱”;另,《汉书?食货志》载:“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莢钱”,便直接称汉初一开始的铸币就是“荚钱”。可见,汉初的“荚钱”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应包括那些极度减重轻薄似榆莢的品类,还应包括在减重的秦朝半两的基础上乂逐渐减重的属于过渡类型的半两钱。笔者在仔细比对叠铸半两铜阳模资料后发现,其中的钱模形制及文字特征,几乎都无一例外地与汉初荚钱的特

6、征吻合,而与荚钱之前的秦半两和之后的四铢半两风格迥异!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汉书》记载了高后曾“行八铢钱”和“行五分钱”,但因都不见于《史记》,且当今学术圈对所谓“八铢钱”和“五分钱”形制还缺乏普遍的认同,故暂不在考证铸钱工艺中论述。己公布的叠铸半两铜阳模资料显示:钱模排列有单圈的(图2),有双的(图3)和多圈的;钱模形制也随之由大到小,发展到多圈排列时已经十分轻薄短小。秦朝灭亡后的楚汉相争时期和西汉初年,是孕育发明叠范铸钱工艺的历史时期,是叠铸技术的发轫期,处于叠铸工艺的原始阶段。、叠范铸钱工艺的发展期继荚钱之后登上历史舞

7、台的是“四铢半两”钱和曾经短暂铸行的“三铢”钱。让人困惑的是,就目前发现的相关钱范实物而言,几乎全是清一色的石范,虽也偶有残段的四铢半两陶阳模昭示着部分的钱币可能是金属范浇铸的,但却一直没有发现这两种钱币的叠铸金属阳模或者范片。难道刚刚兴起的叠范铸钱工艺就此夭折了?其实不然!全面搜检铸币资料后我们发现,在先秦和秦汉时期的人部分时间段里,石范、陶范和金属范铸钱工艺往往并行存在,只是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某种铸钱工艺被更多或较少地采用罢了。可能的解释是,叠范铸钱在这一阶段不如石范更有优势,而处在了配角的位置。时至元狩五年(前1

8、18年),汉武帝下令铸行“五铢”钱。武帝时期的五铢钱先后经历了“郡国五铢”、“赤仄五铢”和“上林三官五铢”三个阶段,目前,仅发现属于郡国五铢阶段的叠铸铜阳模实物。陕西省麟游县博物馆藏郡国五铢铜阳模三件,其上出现了榫卯构造,也出现了钱币背模的形象,这些都是在以前的原始叠铸工艺中见不到的。其中一件(图4)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