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通在华遭遇反垄断调查的背后.doc

揭秘高通在华遭遇反垄断调查的背后.doc

ID:27890635

大小:4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揭秘高通在华遭遇反垄断调查的背后.doc_第1页
揭秘高通在华遭遇反垄断调查的背后.doc_第2页
揭秘高通在华遭遇反垄断调查的背后.doc_第3页
揭秘高通在华遭遇反垄断调查的背后.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揭秘高通在华遭遇反垄断调查的背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揭秘高通在华遭遇反垄断调查的背后  11月26日,这家公司发布官方消息称已接到中国国家发改委通知,后续将配合发改委对其进行的反垄断相关调查。高通同时表示,并未意识到违反了任何反垄断法规定。  目前高通和国家发改委均未透露触发此次反垄断调查的具体原因和相关内容。但外界猜测,此次反垄断调查或与高通面向不同手机厂商的专利授权差异化有关。  过去,高通曾多次因专利授权定价问题遭遇各国的反垄断调查。  高通曾在韩国长达三年的反垄断调查,并于2009年结束。韩国官方认为“高通对客户实行差别性对待,对其中一些客户收费较高”,为此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向高通开出约2亿美元罚单。  2005

2、年,欧盟接到诺基亚、爱立信等六家公司的投诉后,曾对高通专利授权定价过高展开反垄断调查,经过四年的调查,这桩官司最终因为各家厂商的和解撤诉而终止。  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厂商之一,高通掌握了大量的3G和4G移动通信相关专利技术,并通过授权等方式获得收益。2012财年,高通的专利授权费收入约为67亿美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超过三成,其中42%来自中国大陆。  种种迹象表明,高通对不同厂商的收费标准确实存在差异化。但这是否是发改委调查的主要方向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从过去各国的经验看,调查可能旷日持久,结果需经过漫长的等待。      调查背景复杂,或与4G启动有关  此次高通在

3、中国遭遇反垄断调查,各方的解读并不一致。  美国投行RaymondJames表示,这一调查可能与中国即将推出TD-LTE服务有关。有接近高通的相关人士表示,高通总部管理层有信心在中国市场收取4GTD-LTE专利费用。随着中国4G网络的启动,高通预期2014年在中国市场的专利授权收入将会增长。  有消息称,当年CDMA进入中国市场时,高通曾经与相关政府机构进行过谈判,最终为国内手机厂商的授权费用做了较大优惠。国外媒体以此作为部分依据,论证高通或许因为反垄断案再次向中国厂商的4G授权费用做出“让步”。  对此,一位此次反垄断调查的知情人士向腾讯科技表示,发改委此次发起的反垄

4、断调查并非突然之举,背景比较复杂。相关机构希望让通信市场更加公平化,高通作为市场领导者,专利和技术积累具备市场支配地位,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并不意外。此次正值4G牌照发放前夕,产业相关各方会展开新一轮设备研发和销售,也正是政府重新梳理和整顿市场秩序的良机。  接近政府机构的人士表示,国家的反垄断调查,最常见结果是高额罚款,是否会颁布进一步的禁令也不好说。如果没有,以高通的收入增速,高额罚款在短期内即可填补。  曾有分析认为,此次反垄断调查如果对高通形成真正打击,或许对国内芯片厂商有利,但这可能是一厢情愿。一位国内芯片业人士向腾讯科技表示,“如果藉此打压高通,受益的可能不是国

5、产厂商,而是如博通、Marvell这样的美国公司。”他认为,中国芯片厂商与他们还有较大差距。短期内无法填补这一空白。”    手机厂商:高通专利授权费存在差异定价  高通的专利授权一般分为两部分,即厂商获得某项芯片解决方案的一次性授权费(有时还包括高额的一次性“入门费”),和协议期内每销售一台手机额外缴纳的提成费率。这部分额外费率也被业内形象的成为“高通税”。  高通从未公开其与各手机厂商签订的具体手机销售“费率”,但根据全球采用高通专利手机销量和高通的专利营收做计算,平均每台手机的费率应该在3%-4%之间,即一台出厂价格2000元的手机,厂商可能需要交给高通60~80

6、元。  一位手机厂商的人士证实,高通向手机厂商收取的授权费用“每一家并不相同,会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上下浮动。”  芯片厂商甚至会和手机厂商会签订非常具体的合同,来确定其生产的每一款手机授权费用比例,但不是基于单颗芯片的价格,而是基于整个终端的价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