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十大语文差错删减版

度十大语文差错删减版

ID:27891822

大小:442.34 KB

页数:71页

时间:2018-12-05

度十大语文差错删减版_第1页
度十大语文差错删减版_第2页
度十大语文差错删减版_第3页
度十大语文差错删减版_第4页
度十大语文差错删减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度十大语文差错删减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06-2012《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06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一、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象。如:“就象树一样挺立着。”“象”应为“像”。“象”曾是“像”的简化字,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二、干支纪年的常见错误:丙戍年。如:“千姿百态的狗,成了丙戍年贺卡的主角。”“丙戍”应为“丙戌”。戌,音xū,地支的第十一位,对应的属相为狗。戍,音shù,义为防守,和地支无关。年

2、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三、社会热词的常见错误:神州六号。如:“神州六号是中华腾飞的象征。”中国宇航员乘坐的飞船取名为“神舟”而不是“神州”。“神州”是中国的代称。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四、出版物中容易混淆的字:即/既。如:“即来之,则安之。”其中的“即”应为“既”。“既便他不来,我们也得把这事定下来。”其中的“既”应为“即”。“即”,音jí,有未然义;既,音jì,有已然义。两字音近而义殊。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六、常用文体中容易混淆的词:启示/启事。如:“招聘启示”“征稿启示”。“启示”

3、应为“启事”。“启事”义为公开说明某事,是一种公告性的文体;“启示”义为启发提示,和文体无关。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七、商品名称中常见的错误:哈蜜瓜。如:“哈蜜瓜是甜瓜的一个变种。”“哈蜜”应为“哈密”。哈密瓜因新疆地名哈密而得名。由于哈密瓜吃着很甜,容易与同样很甜的“蜜”相联系,从而导致误写。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八、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信封上误用括号。如:“王伟(先生)收”“王伟先生(收)”。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信封上的称谓和“收”字并非注释,无需加括号。其实信封上的“收”“启

4、”之类的字完全是多余的,不写最好。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九、容易张冠李戴的引文:“食色,性也。”(作文素材:常识)如:“孔子说‘食色,性也’,至今仍被奉为至理。”“它使我们想到了孟子的名言:‘食色,性也。’”“食色,性也”一语出自《孟子·告子上》,它既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而是另一位思想家告子说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十、文史知识常见的错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作文素材:常识)如:“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是野蛮人的行径。”圆明园是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1900年八国联

5、军入侵北京,肆意践踏中国主权,其时圆明园已是废园。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07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一、经常用错的称谓词:家父。如在问候别人时说:“家父最近身体好吗?”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家父”属于谦辞,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别人的父亲,习惯上用敬辞“令尊”。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二、经常用错的佛教词语:无间道。如:“陷入了留学无间道”,“面对股市,学会避开无间道”。电影《无间道》问世后,“无间道”成了流行词语,常被用来表示失败、痛苦或灾难,这是以讹传讹。电影片名“无间道”,说的却是“无

6、间地狱”。佛教中“无间道”是信徒修炼的一个阶段,“无间地狱”是八大地狱的第八狱,入此地狱者将永受痛苦,无有间断。两者含义不同。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三、报纸上常见的搭配错误:戴上紧箍gū咒。如:“给权力戴上紧箍咒。”在《西游记》小说中,只要唐僧一念紧箍咒,孙悟空头上的金箍便要收紧。金箍是可以戴的,而紧箍咒是咒语,只能念不能戴。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四、地名中容易混淆的字:州/洲。如:“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九洲”的正确写法应为“九州”。“州”本义为水中陆地,后用作行政区划名称

7、,水中陆地义也改用后起区别字“洲”来表示。“九州”为中国的代称。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五、新闻中容易用错的词语:娈童。如:“杰克逊娈童案落下帷幕”,“网络惊现娈童犯黑名单”。在这类新闻中,“娈”字一律被理解成了动词,指“性侵犯、猥亵”等犯罪行为;其实它是形容词,义为“美好的样子”。“娈童”则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专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少年。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六、书面文字中经常混淆的词语:权力/权利。如:“业主的合法权力应该得到保障”,“政府干涉经济生活的权利应该受到限制”。在这两个例

8、子中,“权力”应为“权利”,“权利”应为“权力”。“权力”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者是职责范围里的支配力量,它是以别人的服从和执行为前提的;“权利”则和义务相对应,它是以依法获取或者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为特征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七、成语运用中常见的词形错误:唇枪舌战。如:“法庭上一番唇枪舌战,谁也没说服谁。”汉语词汇中有“唇枪舌剑”,义为唇如枪,舌如剑,形容争辩激烈,言辞锋利;也有“舌战”一词,《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节,“舌战”指口头交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