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精神争做有为教师

弘扬工匠精神争做有为教师

ID:27892354

大小:3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6

弘扬工匠精神争做有为教师_第1页
弘扬工匠精神争做有为教师_第2页
弘扬工匠精神争做有为教师_第3页
弘扬工匠精神争做有为教师_第4页
弘扬工匠精神争做有为教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弘扬工匠精神争做有为教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弘扬工匠精神争做有为教师当2016年十大流行语揭晓时,“工匠精神”名列榜首。一部电视纪录片《大国工匠》,彰显了“工匠”高凤林、顾秋亮等的煌煌华彩。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也纷纷撰文,倡导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李克强总理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层次共同发力,也需要长期坚持不

2、懈的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做陶罐瓷器的有瓷匠,做木器镌刻的有木匠,打铁造物的有铁匠,凿石雕琢的有石匠;甚至制作飞机的、建造高铁的,做高架桥梁的、做宇宙飞船的,都有大国工匠。同样,有人把教育工作者称之为“教书匠”。既然如此,教育工作者这个“教书匠”,也需要有“工匠精神”。应该说,这是当今时代所赋予我们的神圣的职业规范和崇高的从业精神。那么,教师的“工匠精神”又意味着什么呢?在新时代下,教师承担起了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揭示了教师要爱岗敬业,要教学相长,要技进乎道。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执教之魂。一、“工匠精神”

3、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贯追求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纵观中国历史,从不缺乏能工巧匠,更不缺乏工匠精神。自古以来,人们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直推崇备至,从传统经典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君子神态的描写,到“鬼斧神工”,“出神入化”等成语对技艺的描述,......再到《庖丁解牛》《卖油翁》等文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无不体现着中国文化对“技艺极致”一以贯之的追求;儒家讲求的“修身”,道家讲求的“问道”,无不要求“修行者”向着人生目标执着追求。现如今,我们呼吁工匠精神的回归,倡导工匠精神,必须要让这种追求完美、精致的文化

4、真正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品格。要真正践行“工匠精神”,必须要根据自己的特质设定具有社会价值的技艺目标,然后向着目标心无旁骛、义无反顾地砥砺前行。首先,设定的技艺目标必须要有社会价值,用市场观念来说要有社会需求,如果沉迷于不能创造社会价值的技艺,必将会因为技艺不能支撑自己的生存而不可持久;其次,设定的目标要符合个人特质,虽然有些目标社会价值很大,但是如果自己没有兴趣,缺乏对这项技艺发自内心的爱,就不可能实现目标;三是要有向着目标执着奋斗、精益求精的精神特质,技艺的精深需要坚持不懈的持续磨炼,凡事皆因“难能”,因而才“可贵”。

5、所以“工匠精神”实质上包括“强而力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包括精深的技能和精益求精的执着精神两个方面,其爱岗敬业、追求卓越、奉献社会的精神内涵是各行各业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精神追求,不应该仅仅为传统的“工匠”所独有。二、践行“工匠精神”于教师具有特殊意义 教师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无须赘述。其光荣职责一方面是“教书”,即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则另一方面是“育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作为

6、广大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更是肩负着普通教育不能达到的重要责任。在这其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从培养目标来看就包含着“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两方面的要求,而“工匠精神”本身就涵盖着“精神”和“技能”两方面的特质,可以说“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2016年的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的主题定为“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凸显了“工匠精神”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意义以及我国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热切呼唤。作为

7、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身负着培养“工匠”的光荣使命,不同于普通高校,我们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爱岗敬业、探索创新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因此,职业学校教师自觉践行“工匠精神”并影响带动学生的心智成长是对每位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当前,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选择机会增多,但就业稳定性变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没有一个科学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爱岗敬业”职业精神的缺失。因此,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现阶段职业学校培养的主要

8、任务目标,教育学生树立职业生涯目标、踏踏实实向着目标不懈追求,持续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不但是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是当前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迫切需要。三、职业学校教师如何践行“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最根本的靠人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