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材料跨学科整合及材料阅读能力之提升

文史材料跨学科整合及材料阅读能力之提升

ID:27893815

大小:66.1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6

文史材料跨学科整合及材料阅读能力之提升_第1页
文史材料跨学科整合及材料阅读能力之提升_第2页
文史材料跨学科整合及材料阅读能力之提升_第3页
文史材料跨学科整合及材料阅读能力之提升_第4页
文史材料跨学科整合及材料阅读能力之提升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史材料跨学科整合及材料阅读能力之提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史材料跨学科整合及材料阅读能力之提升[摘要]随着时代对综合素质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及高考对综合科目的逐步倾斜,各科目之间相互渗透的力度加大,那么适当加强中国古代史文学性史料(如诗、词、歌、赋等)的教学,既能够促进历史学科和语文学科的互动,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拓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以及增强历史课堂的审美性和趣味性,从而体现素质教育的精义,真可谓一举数得。现就如何挖掘课本上较少涉及的文学性史料来进行教学,谈谈我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行。[关键词]文史材料;阅读能力;历史课堂“神农氏没,黄

2、帝、尧舜之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首《易经》中的“易穷则变”的古歌谣,为我们在教学《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时,提供了有力的史料依据。此歌用一句“神农氏没,黄帝、尧舜之作”,不仅说明了我国通史记载古人传说的先后顺序,又告诉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袓先:神农氏(炎帝)和黄帝(轩辕氏),特别是歌谣突出强调了一个“变”字,直接点名了《易经》的基本原理。这既是自然辩证法的根本所在,又是炎黄子孙对世界敏锐洞察力的体现,后来维新先锋梁启超先生在《变法通议》中就直接引用这个道理;一代伟人邓小平,更是把握了其中的精髓

3、。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可见一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亦油然而生。八百年成汤因纣王暴政而亡。在讲授《西周的政治和经济》时,可以引用《诗经•大雅•大明》“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骤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比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这首诗恰好让学生想象和描绘公元前十一世纪武王伐纣时牧野之战的激烈战况和辉煌战果:在河南广阔的牧野古战场上,周军在尚父姜子牙的率领下,亮堂堂的兵车来往穿梭,雄赳趔的战马纵跃奔腾,三军就像雄鹰翱翔天宇,协助周武王击败了商军,最后建立了天下清明的周朝(西周)。西周实行井田制,教师选用《诗经•小雅•北山》中“普天之下莫非王

4、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正好说明了周朝的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度的含义,井田制和分封制的关系也就显而易见了。春秋时期,由于铁器(铁锄、铁斧)首次在农业上的应用,奴隶主驱使奴隶开垦出了大量的荒田据为己有是为“私田”,后因鲁国实行“初田税”,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有国家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交税。在上课时,可以选用《诗经•小雅•大田》“有濞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诗句,学生可以从中体味当时奴隶主的普遍心理:浓厚的乌云卷来,下起了充足的春雨,滋润了我的公田,(但由于私田也要交税,所以)春雨啊,

5、多下一点到我的私田中吧!这样,鲁国以及后来各诸侯国改变的新的土地收税制,在学生脑海中就有了较具体的印象。西周到春秋,残酷的奴隶制由鼎盛的瓦解,选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之《魏风•伐檀》中的诗句(而且是高中语文第五册必修课文)“坎坎伐檀兮,真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在投影历史课本中《诗经•魏风•硕鼠》的诗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通过这些诗篇,既可以让学生明显感受到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又如实地表现了奴隶的愤怒呼声和反抗精神,同时还让学生明白《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秦始

6、皇六合诸侯终于统一天下,建立了影响深远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在讲授其加强思想控制时,可以让学生阅读唐朝诗人章碣《焚书坑》之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袓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学生从诗人辛辣的讥讽中明白并掌握:秦始皇的“焚书”和“坑儒”只起到钳制思想和摧残文化的作用,并没有巩固他万世的皇位,因为后来推翻其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刘邦和项羽却是不大读书之人。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做皇帝,进行了将近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是近乎无赖的刘邦挂出了汉高祖的金字招牌。在分析势力弱小的刘邦为什么能够战胜“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时,

7、可以选用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诗句“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谁为君王卷土来。”学生可以根据诗句分析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得民心!就是今虽在的江东子弟也不愿意为其卖命。我们可以继续分析其具体原因:项羽大封诸侯(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等),是西周春秋时期分封制的翻版,显然已违背了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持强残暴,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令世人寒心;刚愎自用,不善用人,鸿门宴后气走了老谋深算的“亚父”范增;在此之前,从自己身边放走了“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的萧何和“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这二人后来都成

8、为对手刘邦的股肱,也成为项羽的掘墓人。正是原来自己手下的区区韩信用十面埋伏之计,把自己围在垓下,最终只得在四面楚歌声中仰天长叹“时不利兮骓不逝”,告别虞姬自刎乌江。而刘邦入关后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