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生物兴趣

新课程下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生物兴趣

ID:27895542

大小:55.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新课程下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生物兴趣_第1页
新课程下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生物兴趣_第2页
新课程下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生物兴趣_第3页
新课程下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生物兴趣_第4页
新课程下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生物兴趣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生物兴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下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生物兴趣【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生物的兴趣,可以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与总结,认为以下四点做法有效可行。①创造性地使用生物教材,建立生动鲜活的课堂;②课堂上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③创设实验室氛围,开展探究性试验;④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使知识学以致用。【关键词】激发,自主学习,生物,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长期以来许多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兴趣是一种不竭的动力,它能激发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物当中而乐此不彼。然而,当前各普通学校厌学的学生为数不少,有的学生看似忙碌,课堂上跟随老师

2、的教学活动做着笔记,解题应答,晚上做作业到深夜,实际上也是被动学习,他们把学习看成家长和教师强加给自己的任务,这是一种“要我学”的现象。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为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教师,更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改变这种“要我学”的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乐于学习,这样才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笔者根据生物学科自身的特点,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四点做法。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建立生动鲜活的课堂“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如果教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而不顾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年龄特征,照本宣科,以“本”为“本”,肯定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可能早已预习了教材上的内容。再好

3、的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和重组的地方,教师要把教材看作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使用教材,将文本的、静态的、枯燥的教材内容变得生动、鲜活起来。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内容的理论性、概念性很强,抽象难懂,如高中生物中有关细胞结构、细胞分裂、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等内容,如果用多媒体技术,将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按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制作成三维动画通过屏幕播放,能将原来抽象微观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同时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一定兴致盎然,效率大增。生物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可以做成三维动画,这也是其他个别学科所不及的,应当充分发

4、挥其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1.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表现出一种“走捷径”的形式。面对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学生处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只要能认真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谈不上发挥自主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学习也表现为“学会”而不是“会学”的特点。在新课程改革下应该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倡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角色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得以充分展现和发展。教学中通过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则是达到以上目标的有效途径。比如在进行“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的教学时,根据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作下列设问: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有何特点?②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的传递率是多少?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的传递率是多少?③能量在各个营养级之间是不是100%传递?这种层次性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立即积极参与进来,展开激烈的思考、讨论,随着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学生自然会得到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快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这样既能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加深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创设实验室氛围,开展探究性实验生物课程是一门实验性学科,

6、实验室是校内课程资源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生物实验室四壁仅贴着科学家的头像,氛围不浓厚,实验器具和生物模型等也牢牢地锁在储藏室里。而海外许多学校的生物实验室则不同,除了摆放着生物标本、器具和模型,还陈列着许多学生完成的作品或成果,如制作精美的植物和昆虫标本,有关生物的片、文学艺术作品,实验报告,窗台上摆着学生种的花卉,屋角鱼缸中游动着学生养的鱼等等,这样学生一走进实验室,就会感觉到进入一个奇妙的生物世界,无形中会提高探究生物科学奥妙的兴趣。如果在这样的实验室氛围下,适当开展探究性试验,满足学生动手的乐趣,更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高中生物课本安排的“

7、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验证性实验可以改成带有探究性的实验,首先准备了三种:0.lg/ml、0.3g/ml、0.5g/ml的蔑糖溶液让学生做对比实验。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液泡体积和颜色等的变化,同时记录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发生的质壁分离和滴加清水后质壁分离复原所用的时间,然后再分析思考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于是在实验过程中就有学生提出问题:质壁分离过程中为什么液泡逐渐变小、颜色变深?而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液泡逐渐变大、颜色由深变浅?为什么用0.lg/ml的糜糖溶液比用0.3g/ml,0.5g/ml的蔑糖溶液质壁分离得慢?用0.5g/ml的蔗糖溶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