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和对策

新时期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和对策

ID:27896450

大小:77.9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6

新时期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和对策_第1页
新时期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和对策_第2页
新时期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和对策_第3页
新时期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和对策_第4页
新时期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时期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时期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和对策【摘要】阐述大学流动党员的形成和特点,结合高校流动党员的现状,提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流动党员管理的对策。【关键词】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对策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0016-0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国家就业政策调整、深化的新形势下,高校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流动党员。在流动党员的大军中,大学生流动党员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加强大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2、下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对大学生流动党员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探索,完善大学生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的建设工作,保持大学生流动党员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大学生流动党员的形成和特点(一)流动党员的形成。流动党员的产生是一个社会现象,是随着就业政策多元化和大学生就业趋向的改变而出现的。当前,随着高校学生党员数量的适度增加,有些就业单位党组织机构尚未健全,尤其是在一些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或者个体户,在这些地方工作的毕业生党员没有地方寄存党组织关系介绍信。由于党组织建设机构还没有建立,企业没法管理这些党员,导致学生党员的组织关系只

3、能留在学校、人才市场等地方,从而造成这些党员无法在本单位正常参加党组织生活,这样“流动党员”就产生了。这些流动党员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按时转移组织关系,处于党组织的管理、教育和监督的“挂空挡”的状态。(二)大学生流动党员的界定。本文研究的高校大学生流动党员是指毕业生已经离校,但是组织关系仍然留在原来学校的学生党员。主要有三类:一是毕业实习期间,或者单位试用期间,其党组织关系仍然留在学校。二是毕业后还没能找到工作的党员。毕业时暂未找到工作的学生党员,党组织关系无地托管,暂时保留在学校。三是虽然找到工作,但是工作单位基层党组织不健全,组织关系没有转出的学生

4、党员。(三)大学生流动党员的特点。一是党龄短、思想活。高校大学生通常是在低年级申请入党,然后参加党校培训,进行党课教育和党史学习,党组织通过培养联系人对发展对象进行培养考察,到培养成熟后通常在高年级将其发展成为党员。大学生党员虽然定期参加组织生活,有党组织的培养,但是时间不算长,党性修养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数量大、分布广。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校发展党员力度的增加,使得高校学生党员的数量在逐年增加,随着大学生观念的不断变化,毕业后择业空间越来越大。由于社会的竞争激烈、工作环境的变更、工作地点的频繁更换,可以说毕业生流动党员遍布全国各地。三是难以管理

5、。由于毕业生党员工作单位不固定,流动党员去向不稳定,变数很大。流动党员处于一种两头无人管的境地,即工作单位没有党组织,无法正常参加组织生活;托管组织关系的学校由于距离的原因也无法到当地参加组织生活。由于地域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建立全国性的流动党员信息系统,从而导致高校对流动党员的情况掌握得不够准确,造成管理和教育方面的难度。二、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一)重视不够。据笔者对几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的了解,目前各高校基层党组织非常重视在校党员的组织建设,但是没有专门成立流动党员管理机构。虽然有些高校安排专人对流动党员进行信息收集,但还是无法系统地

6、管理这部分党员,加上流动党员本人主动性不够强,高校不同程度存在对流动党员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导致这部分流动党员处于游离的状态。部分高校认为流动党员这个群体在整个党员中所占比重不大,影响不到党员基层组织建设。有的认为这些党员已经毕业了,该归当地基层组织管理,流动党员又不经常主动与学校联系,高校对其信息知之甚少,而流动党员所在单位又没有基层党组织,这样就导致流动党员两头无人管理)有关流动党员管理的制度尚未完善,缺乏配套的教育,导致流动党员理想信念淡化。高校制定了党建方面的很多制度,比如有关党员发展、党员目标考核、党员组织生活制度等,但是对于大学生流动党员的

7、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虽然各高校在离校前会对毕业生党员进行离校教育,有专人负责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但是对党组织关系暂时寄存在学校的流动党员没有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对其思想教育几乎呈现空白。因此造成了流动党员没有组织归属,没有正常的组织生活,大部分流动党员理想信念淡化,缺乏对党的先进性理论学习,无法发挥党员应有的“领头雁”、“信息员”、“联络员”等作用。流动党员的这种现状亟须高校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建立配套管理机制。三、新时期大学生流动党员管理对策流动党员队伍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作为“党的流动阵地”,这块“阵地”和谐与否将影响到整个学校与社会的和谐,

8、因此,应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防止流动党员边缘化)从党员发展入手,严把党员入口,从源头上提升流动党员的素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