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

早产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

ID:27898074

大小:58.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6

早产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_第1页
早产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_第2页
早产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早产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早产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王亮(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医医院黑龙江伊春153000)【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1-0199-02迄今为止,早产仍是困扰产科医生的围生期并发症之一。为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必须降低早产的发生率。为了更好地预防早产,现对早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1早产与胎膜早破一般认为,胎膜早破与以下3种因素有关:宫颈口松弛,胎膜发育不良;头盆不称,羊膜腔压力不均或胎位不正,羊水过多,羊膜腔压力过高;性生活或其他机械刺激,增加了绒毛、羊膜感染的机会,特别是精液内的前列腺素,可诱发子宫收缩,从而使羊膜腔

2、内压力改变。提示:要预防早产,必须积极预防胎膜早破,加强产前检查及卫生宣传教育,防止外伤、性交过频及过劳,纠正胎位,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这样可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降低早产及母婴并发症。2早产与保胎治疗早产的治疗仍以保胎为主,可通过抑制宫缩,延长胎龄,达到接近足月分娩,提高胎儿成活力的目的。药物抑制宫缩治疗,主要用于先兆早产及早产临产,对不可避免性早产则不宜使用。一般来说,孕龄达34周,胎儿双顶径可达8.8cm,依双顶径与腹围换算表可测得胎儿体重约在2500g以上,此时,胎儿成活力增高。至于胎膜早破是否该用药保胎,观点不一,Leigh等将胎膜破裂作为药物抑制宫缩的

3、排除对象;而Korda认为,只要胎儿正常,宫口扩张不大,即使胎膜早破仍可应用药物抑制早产,但必须同时选用适当抗生素预防感染。说明积极争取时间,加强保胎和选用对胎儿毒性小的青霉素族预防感染,并常规用地塞米松促胎儿肺脏成熟,可以提高胎儿成活力。3加强对早产儿的监护与治疗早产儿因胎龄小,体重低,各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及应激能力低,易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因此需要重点监护与喂养。说明出生后1周内的处理至关重要,尤其应在出生后分秒必争及时复苏,建立呼吸,必要吋使用呼吸机,可提高早产儿成活力。其次,注意保暖,早产儿出生后在清理呼吸道的同吋,助手应擦干新生儿

4、身体上的羊水,盖一小块单保暖,断脐后,置辐射台抢救,随后放暖箱内,箱温则根据胎龄及体重予以调节。对窒息儿要积极纠正酸中毒,预防感染,严格实行纯母乳喂养,并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才能提高新生儿的成活力。4讨论早产是围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复杂而又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早产儿中约15%于新生儿期死亡。据报PROM者发生早产较未破膜者约高2〜3倍。正常情况下妊娠中期以后,胎膜停止生长,到妊娠晚期胎膜变薄。维持胎膜弹性和张力主要依靠分布于胎膜的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若妇膳食中缺乏铜和维生素C,胎膜的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如宫内压

5、力增加,可致胎膜破裂。但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还是与感染冇关。宫颈阴道穹隆部的微生物产生蛋白水解酶,水解胎膜的细胞外物质,降低了组织的张力强度,使胶原纤维III减少,膜的脆性增加,感染的微生物内毒素也可诱导产生PG,引起宫缩,致使胎膜早破而早产。PROM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子宫颈功能不全,胎膜创伤,羊膜腔压力过高(羊水过多,胎位异常,多胎妊娠,骨盆狭窄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胎儿的危害之一为早产,原因可能与以下原因冇关:胆汁酸影响胎儿类固醇的物质代谢,使雌三醇前体脱氢表雄酮人量堆积,并通过胎盘形成大量有活性的雌三醇,诱发早产;母血高水平胆汁酸刺激胎

6、膜、子宫蜕膜,并释放前列腺素诱发早产;高质量浓度、长吋间的胆汁刺激,可影响子宫肌纤维的稳定性,利于Ca24■的释放及内流,使ICP子宫肌纤维对缩宫素反应性增高,导致早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如发病早、病情重;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有急性出血,均应提前终止妊娠亦为早产的原因。妊娠合并症如系重症,危及母婴生命安全,亦应适时终止妊娠。此外PROM的发生亦可能与细菌上行感染有关。因此,预防早产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定期产前检查,指导孕期卫生,重视孕期卫生保健指导,重视可能引起早产的因素。妊娠晚期避免过多的阴道检査及重体力劳动,预防外伤,纠正异常胎位,禁止性生活。对冇

7、子宫颈功能不全者,孕中期注意休息,可在妊娠14〜18周行子宫颈内口环扎术。切实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注意预防由PROM所导致的早产,一旦发生PROM,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应用抗生素积极预防亚临床感染,对不可避免发生早产者,砬用地塞米松等促进胎肺成熟,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参考文献[1】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2】林秋华.疑难妇产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3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