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电视媒体的情感相亲类节目

浅论电视媒体的情感相亲类节目

ID:27899744

大小: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6

浅论电视媒体的情感相亲类节目_第1页
浅论电视媒体的情感相亲类节目_第2页
浅论电视媒体的情感相亲类节目_第3页
浅论电视媒体的情感相亲类节目_第4页
浅论电视媒体的情感相亲类节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电视媒体的情感相亲类节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电视媒体的情感相亲类节目摘要:情感类的节目再次亮相荧屏之后,由于片面追求收视率、炒作一些不该炒作的话题,节目的低俗化倾向明显,遭到国家广电总局的严厉批评并要求立即整改。节目的低俗化,背离了主流价值观,丧失了媒体的责任和道义,误导社会,也是媒介丧失权威的开始。关键词:情感节目相亲节目低俗化媒介权威公信力随着《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8090》、《幸福魔方》等栏目的相继推出,曾在荧屏上“消失”多年的情感交友类节目卷土重来。推陈出新的多档情感类综艺节目在荧屏“火拼”激烈,合力形成一股收视新势力。据报道,全国焚屏上,征婚交友类、情感类节目目前己达100多个。盘点这类节目,我们发现,这些

2、节目存在着共同的特点:一是开播就迅速蹿红。XX年11月开播的青春成长情感故事节目《8090》一下子跻身全国同时段收视前三名,吸引了众多的观众,自开播以来便屡创收视新高。《非诚勿扰》刚扩版为一周两期,就“不负众望”收视率蹿到了%。《幸福魔方》自XX年1月开播至今,己经3次名列全国自办栏目全天排名第一。二是节目形式和内容相似,互相克隆,制作手段雷同。情感类节目大多是请来事件当事人讲述个人和家庭隐私,以至于双方在荧屏上、镜头前当面对质、争论,又借助主持人、专家的穿插提问,形成煽情的情节和悬念。征婚交友类节目基本都是男女双方在现场进行选择,阐述自己的爱情交友观,曾出现谁的语言越出位,越受栏目欢迎

3、的局面。从内容上来看,心理情感类节目一般都是隐私被娱乐化、商业化,借助专业的制作手法,让嘉宾“晒隐私”、“曝家丑”,隐私、极端、刺激,非此不演。交友类节目是名车、豪宅、大款,非你不嫁,满足了部分参与者想出名的心理需求,宣扬低俗的拜金主义。随着情感类节目的火爆,观众与节目制作方的口水仗打得也异常凶猛,一方面是网友质疑节目选题低俗,内容造假,编故事、请演员、找托儿,伤害观众真感情:另一方面是节目制作方极力否认“找托儿”,都信誓旦旦地保证说节目都是真实的,有的制片方还带有不满情绪说网友和观众对节目的质疑是没事找事儿,认为是“有些观众是挑刺找乐”。事实真是这样吗?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焦

4、点访谈》中的发言就证实了网友的质疑。朱虹说:“在做节目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低俗化的倾向,比如片面追求收视率、炒作一些不该炒作的话题,金钱至上,另外炒作一些个人隐私,这一方面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在社会上造成的不良影响很大。”今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连续下发通知,规定了此类节目应该加以规范的范围:“1.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要把好嘉宾关,不准伪造嘉宾身份,欺骗观众;2.建议此类节目要扩大嘉宾选择范围,不能仅由演员、模特、富二代占据荧屏,不准邀请个人品德有问题或有争议、持不正确或非主流价值观、婚恋观的人物参加节目;3.节目不准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4.不准展示和炒

5、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5.各婚恋节目不准在节目中互相诋毁、攻击;6.所有交友类节目均不准现场直播,要严格执行播前审查和重播重审制度,对有问题的内容和错误的观点必须删除。”对各台开办的交友相亲节目、情感故事节目进行整顿。广电总局道道“令牌”给正火爆的荧屏上的征婚交友与情感故事类节目厘清了健康发展的方向。各大卫视也都纷纷表示要按照广电总局的通知要求调整规范节目:《非诚勿扰》认为自XX年1月开播以来“一直以把握正确主流价值观导向作为节目的最重要准则”,但表示将认真学习总局的管理规定,严格要求,把好话题关、嘉宾关、内容关、主持关、播出关,进一步提高节目品质;浙江卫视要求各部门根据总

6、局的各项规定仔细检查节目内容,严格对照执行,坚持表现“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把好舆论导向关;安徽卫视《周日我最大》将相亲单元《缘来是你》再度全新改版,一改以前偏攻击性的特色,推出暑期恋爱季,用积极美好的婚恋观给当代青年人作指引;湖南卫视相亲节目《我们约会吧》制片人刘蕾虽然认为自开播以来所有上节目的嘉宾都是真实想交友的普通人,坚持资料绝对真实,互动交友节目保持生命力靠的就是“诚意”二字但还是认为广电总局的规定非常到位;只有东方卫视拍手称快,《百里挑一》节目制片人邵智愚声称:“很欣慰,广电总局的规范早该出台了。”尽管各自都没有正面承认自己有问题,但存在的问题是回避不了的。出现这些问题的真正原

7、因是部分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电视工作者背离了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准则,是电视媒介唯收视率是从,盲目追求收视率,丧失了媒体的责任和道义的结果。文化的传播、消费被当做一种快速谋取现实利益的手段,依靠传播低俗信息赚取收视率,使得电视文化产品被消费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电视节目的低俗风气严重扭曲社会主流价值观,侵蚀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种结果不仅误导社会,造成一些人心理困扰,还影响了电视的公信力,也是媒介丧失权威,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