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5G进程提速 资本市场正在蠢蠢欲动.doc

国内5G进程提速 资本市场正在蠢蠢欲动.doc

ID:27903703

大小:3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国内5G进程提速 资本市场正在蠢蠢欲动.doc_第1页
国内5G进程提速 资本市场正在蠢蠢欲动.doc_第2页
国内5G进程提速 资本市场正在蠢蠢欲动.doc_第3页
国内5G进程提速 资本市场正在蠢蠢欲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内5G进程提速 资本市场正在蠢蠢欲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内5G进程提速资本市场正在蠢蠢欲动  目前5G网络已经进入技术方案试验阶段,三大运营商在5G上的战略部署愈发清晰。国内布局5G的步伐还在不停地加快,资本市场对于5G概念已经蠢蠢欲动,全球诸多运营商正积极筹备5G试商用。  媒体披露称:中国联通新号段166将在12月26日开放预约,有些省市联通已经开始提前预约166号段。据悉,166放号后可以满足更多人对“吉祥”或“靓号”的需求。今年8月8日,工信部发布2017年第10批《电信网码号资源使用证书》颁发结果公示,涵盖了130个新号段。其中工信部新批了电信199(0-9)号段、移动198(0-9)号段、联通166(0-9)号段,这意味着三大运营商

2、都将有一批全新的手机号码投放至市场。    相对于“吉祥号”,其实布局5G才是移动运营商们的发展重点。据全球电信产业中拥有权威性的咨询公司Ovum的最新预计,2021年底全球5G移动宽带用户数由2016年12月预测的2400万大幅提升至1.11亿,2022年底将达3.89亿,用户数提升3.5倍。美国、欧洲和亚太的中国、日本和韩国等都纷纷在5G方面进行规划。  国内布局5G的步伐加快  不久前,第二届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在会上表示,目前5G网络已经进入技术方案试验阶段,后续系统设备、芯片要瞄准5G预商用目标,全面满足预商用的要求。目前已有包括华为、爱

3、立信、中兴、大唐、诺基亚贝尔5家系统设备厂商参与测试,并验证了各自技术方案的性能;联发科、展讯、英特尔等芯片企业也参加了对接测试。  在5G标准制定阶段就开展实验与测试,对各个厂家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当然这也为建立全球统一5G标准和产业生态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根据测试结果表明,利用现有的5G关键技术和方案的设计,可以全面满足ITU所确定的峰值速率、时延、流量、密度等性能指标的需求,5G第三阶段将重点开展预商用设备的单站组网性能,以及相关互联互通测试。因此,后续系统设备、芯片要瞄准5G预商用目标,全面满足预商用的要求。  闻库也表示,接下来还将进入第三阶段测试。对于5G产业发展,闻库还期望,那就

4、是紧扣5G国际标准化进程、紧扣5G国际标准化进程和强化5G产业链的协同推进。此前曾有一个说法,那就是“5G网络看中国”。5G网络或许将由我国率先引领,我们也期待5G网络会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蓬勃发展。事实上,众所周知,近年来,各国纷纷加快5G布局,欧美日韩、巴西、印度等国通过出台战略规划、部署重大项目、发布频段计划等系列举措,推动5G快速发展。  我国目前对于5G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表现在:一是5G研发系统推进。全面开展5G技术研发,已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等5G核心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二是技术试验深入开展。目前第一阶段测试工作已顺利完成,第二阶段测试也接近尾声,重点开展了5G

5、典型场景试验。三是国际合作积极拓展。与欧美日韩等在政府层面、产业层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爱立信、诺基亚、高通、英特尔、三星等企业深度参与国内5G研发。  如果想获得足够的国际话语权,那么势必会合纵连横,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合作才能真正起到足够大的影响力。有关部门也希望中国5G推进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国内外产业界加强跨国家、跨地区、跨企业的深度合作,协同推动形成全球统一5G标准。此前,工信部已经发布了《公开征求对第五代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2020)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的意见》。《意见》称,3300-3600MHz和4800-500

6、0MHz频段为IMT-2020工作频段,频率分配方案、设备射频技术指标和台站管理具体规定另行制定和发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