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6青山不老

教案16青山不老

ID:27905411

大小:8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教案16青山不老_第1页
教案16青山不老_第2页
教案16青山不老_第3页
教案16青山不老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案16青山不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教学内容16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认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阁片,激情导入1、出示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阁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出示幅如诗如画的

2、山林阁。师:瞧,同学们,这是屮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这里昔日是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15年后的今天,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同学们,想认识他吗?让我们跟着作家梁衡一起去认识这位老人吧!3、板书课题:青山不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思考: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2、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词的认识。谁来认读生字

3、词语。强调:“肆虐,盘踞”等词的读音。三、以文入情,感受奇迹抓“奇迹”:1、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老人绿化造林,执著地坚守着大山。那么这位老人究竟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请同学们先用笔画下来,汇报感受。)2、指名学生汇报:(1)出示: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一亩约667平方米,一间教室50平方米,相当于儿个我们教室那么大?4万9千多个。可见有多大啊!引导学生想象。)师:这么浩大的工程,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为改造山沟所作

4、出的巨大贡献,多么令人敬佩啊!带着这种“了不起”的感情,齐读。(2)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老人创造的这一奇迹的呢?画出来进行交流。出示.•第1自然段课文的句子。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景色美吗?这比喻句把——比作——,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W面?(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而,这是老人用了15年的心血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

5、巨大贡献啊。)指导朗读: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读此段?(赞美,满腔的欣喜。)齐读。师:是啊,这是一片美丽、充满生机、绿意盎然的青山。这还是一片怎样的青山?出示句子2: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坚强、勇敢、生命力顽强,,,,)男生齐读,读出勇敢、坚强的语气。是啊,这不仅是一片美丽的青山,更是守住这方水土的青山,守住人们生存希望的青山!抓“环境”: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学生读课文,概桮。预设: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1)让

6、学生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⑵出示:“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一=丈而坠。”理解意思。(3)如果当时你在这情景屮,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想象。这真是让人感到恐惧。)(4)这位瘦小的老人,在如此险恶的地方,竟创造了这块绿洲,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板书:环境险恶)2、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是怎样的?(学习第3自然段)尽管老人生活条件艰苦,甚至自己的老伴和奋斗者相继离世,这位平凡的山野老农,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依然不懈地努力进行改造,是什么支撑老人在这里植树造林,守候一生。出示: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7、。理解句子。抓“看法”:1、作者对老人是什么看法呢?从中找出来,齐读课文6、7自然段。2、师: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农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生读:(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3、“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另一种东丙”,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