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争霸,苹果和谷歌的智能家居之战.doc

巨头争霸,苹果和谷歌的智能家居之战.doc

ID:27908192

大小:7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巨头争霸,苹果和谷歌的智能家居之战.doc_第1页
巨头争霸,苹果和谷歌的智能家居之战.doc_第2页
巨头争霸,苹果和谷歌的智能家居之战.doc_第3页
巨头争霸,苹果和谷歌的智能家居之战.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巨头争霸,苹果和谷歌的智能家居之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巨头争霸,苹果和谷歌的智能家居之战  12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争斗多年后,苹果和谷歌都瞄上了智能家居市场。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预测,智能家居市场将由2013年的330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710亿美元。  今年早些时候,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了智能温控器厂商Nest,苹果发布了家居自动化平台HomeKit。尽管两家公司目前在家居智能化市场上没有取得大的进展,但他们的长期计划是清晰的:控制家居自动化设备的基础。    苹果HomeKit  苹果的HomeKit战略与其HealthKi

2、t战略相似。只是HealthKit能整合多款健身应用、可穿戴设备和多个机构的病历。HomeKit将成为智能家居的通用中枢。  这意味着智能设备厂商,将能使他们的产品与用户的iOS设备同步。苹果十月份公布了17家HomeKit合作伙伴,其中包括博通、飞利浦、霍尼韦尔、贝尔金、Withings和MarvellTechnologies。部分合作伙伴已经公布了与HomeKit兼容的设备,例如智能灯泡、智能锁、智能风扇、智能温控器、车库门和电源插座。苹果证实,用户将可以利用Siri操控这些智能设备。10月份,苹果还为AppleT

3、V增添了HomeKit支持,这意味着AppleTV也可以被用作智能设备控制中心。    由于iPhone市场份额高达约33%,HomeKit在美国将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AppleWatch明年大获成功,它可能说服更多公司推出与HomeKit兼容的设备。    谷歌Nest  谷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和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并通过GoogleNow语音助理把这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谷歌把GoogleNow整合在Nest中的原因,使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控制他们的智能设备。    谷歌6月份宣布,电子产

4、品、汽车和通用遥控器,都将支持NestLearningThermostat。Jawbone、Whirlpool、LIFX和奔驰等公司都参与谷歌的WorksWithNest项目,开发与Nest兼容的产品。  谷歌的智能家居战略与其移动战略相似:开发智能家居操作系统,然后吸引尽可能多的硬件合作伙伴。谷歌还在收购竞争对手。继收购Nest后,谷歌又收购了两家智能家居创业公司——WiFi摄像头厂商Dropcam和智能家居平台开发商Revolv,进一步扩大了在智能家居市场上的存在。    谷歌缘何会陷入困境?  在智能家居大战中,

5、谷歌与苹果相比略有优势,但隐私担忧可能使得Nest无法得到主流消费者青睐。谷歌系智能设备可能非常方便,但作为依靠精准广告创收的公司,谷歌的WiFi摄像头和云设备会面临严重质疑。在BlackHat大会上,安全研究人员仅用“10-15秒”就攻破了Nest,引发了对智能家居设备安全的担忧。  过去,谷歌曾多次率先推出不够成熟的服务,然后被苹果后来居上。例如,由于Softcard合作伙伴的阻击,谷歌钱包从未真正在消费者中流行。但Softcard却对苹果ApplePay大开绿灯。  谷歌还计划利用GoogleHealth,把所有

6、电子病历同步到一个单一平台,但该平台因隐私担忧和医疗机构缺乏兴趣而于2011年遭到抛弃。今年早些时候,苹果的HealthKit则大获成功,迅速获得美国各大电子病历公司和保险公司的支持。  谷歌在智能家居领域可能重蹈在其他领域的覆辙。对谷歌真正意图的担忧使得许多人不敢在家中安装Nest温控器。由于苹果几乎没有广告业务,目的也只是把智能家居设备与其移动设备相连,极有可能赢得智能家居大战。因此,业内人士认为苹果将在即将展开的智能家居大战中占得上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