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进展

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进展

ID:27909068

大小:62.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进展_第1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进展_第2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进展_第3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进展谷旦华邹玲艳高芳(威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64205)【摘要】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山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牛.的心身耗竭状态。教师职业作为助人职业的典型,其从业者的职业倦怠问题更是成为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职业倦怠情况对教师、学生和社会都有较大的危害。对此,各方面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来调适和防止职业倦怠情况的出现,其中教师自身的调适十分重要。【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干预研究【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

2、)33-0020-02长期以来,职业倦怠一词的定义众说纷纟云,Maslach和jackson从练合视角对职业倦怠做了操作定义,即职业倦怠是从事高强度、高人际接触频率的人员所产牛.的情绪衰竭(emotionalexhaustion)、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低落(diminishedpersonalac-complishment)的症状[1]<>教师职业作为助人职业的典型,其从业者的职业倦怠问题一直都是研宄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但是一直以来的研究中并没有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做只体的阐述。不过大多数学者一致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

3、一种极端的反应,是教师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袞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2]。1教师职业倦怠的类型Fabrer(1983)将职业倦怠教师分为5种类型:1.1精疲力竭型。这类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高压之下,长期经受持续的精神疲劳和紧张感的困扰,从而认为不管自己工作得多么努力,结果都同样令人失望,因而不再相信自己的行为有助于实现目标。表现为放弃努力,以减少对工作的投入来求得心理平衡。这类教师的职业倦怠一旦出现,要想改变非常闲难,因为这些症状会得到自我强化。1.2狂热投入型。这类教师有着极强的成功信念,能狂热地投入工作,面

4、对困境和预期的失败,试图做任何可能的努力。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反差使他们的这种热情通常难以坚持长久,整个信念系统突然塌陷,最终屈服于精力耗竭。1.3低挑战型。这类教师既不是对工作量也不是对工作中的困难不满,而是对每天面对单调、缺乏激情的工作感到厌倦。1.4能力富余型。一些教师觉得工作本身缺乏刺激,他们感觉教育无法给学生生活带来更大的变化,教育工作不再冇什么值得去做,在工作过程中自我价值无法实现,因而厌倦工作,他们在工作一段吋间后,就开始对工作敷衍塞责,从事各种各样的兼职工作,更有甚者放弃教育工作,开始从事其他工作。1.5混合型。一般多数教师会处于这几种类型之间。2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2

5、.1危害教师身心健康。由于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导致其生理、心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直接危害身心健康。在认知方面,倾向于低自我概念,认为工作单调无法给自己带来成就感,丧失理想,缺乏动机。在情绪方面,当教学节奏加快吋,情绪较紧张,容易消沉或敏感易怒、神经质、容忍度低、自我评价降低,对人冷漠,经常觉得自己孤独无援。以上种种都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2.2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由于职业倦怠心理使得一些教师害怕或者避免参与竞争,没冇竞争热情,其至逐渐失去工作乐趣,对工作任务产生厌倦,对业务指标缺乏动力;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累感,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教学质量下降。这些现象假如得不到奋

6、效缓解,就奋可能导致一些教师的成就感和职业价值认同降低。2.3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会导致对学生消极冷漠,甚至刻意冋避学生,对学生失去耐心,会在无形中降低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教育能力,对学生的心理援助、管理、指导等的效果和效率也会变得低下,会将自己的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这将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对未来感到悲观,失去努力的信心和勇气,冋吋也危害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3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3.1个体层面的干预方法。教师是工作压力之下的一个弱势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师应该加强个体的心理保健与调适

7、,具体说来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教师应该进行规律的饮食与适度的锻炼。个体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不可分,而教师工作本身是脑力劳动为主,适当的体育锻炼与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更可以缓解精神压力。苏次,教师应该学会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这些心理调适技能包括归因训练、认知改变等。通过归因训练,可以使教师成为更加内控的人,从而会更容易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如能力和努力等,这样降低事情不可控制因素的方法,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减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