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压疮发生原因及分析

手术中压疮发生原因及分析

ID:27909713

大小:68.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手术中压疮发生原因及分析_第1页
手术中压疮发生原因及分析_第2页
手术中压疮发生原因及分析_第3页
手术中压疮发生原因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手术中压疮发生原因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手术中压疮发生原因及分析手术过程中因患者处于麻醉状态,身体处于无支撑、无自主意识状态,如何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安全、顺利度过手术期,保护患者皮肤完整无压疮、肢体活动无异常,现将我院手术室在手术屮防止压疮发生的成功经验总结如下,并将护理方法做简要阐述。1压疮发生原因1.1压疮发生原因分析压疮是指身体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造成软组织溃烂坏死,其主要原因是身体局部组织受压引起、压力造成的损害是由浅至深的。1.2压疮发生的内源性因素感觉、营养、组织灌流状态、年龄、体重、体温、大小便失禁、精神因素。1.3压疮发生的外源性因素压力、摩擦力、剪切

2、力、潮湿浸渍。1.4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重视度不够加强对压疮的护理管理可以宥效的降低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手术室护士对患者采取的体位保护不恰当,没有认真研究用怎样的体位既能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乂能够效的防止压疮的发生,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1.5对即将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风险评估①手术时间的长短;②手术进行屮发生的低血压;③手术过程屮的低温保护;④术后翻身及行动不便。针对不同情况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采取相应不同护理措施,防止压疮发生。2手术前护理2.1开展皮肤护理全身麻醉患者术前要求患者在病情许可下对身体进行必要的清洁,保证皮肤的舒适、干燥和清洁,对手术过程中身体身体可能的受

3、压部位提前进行观察,对有压疮发生的高危部位、高危皮肤提前发现、提前有预见性的进行保护:椎管内麻醉患者需告知患者基本配合方法,手术过程中,尽可能对身体不适进行表达,便于手术室巡回护士及时进行调整和保护。2.2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手术前进行相关的手术及麻醉知识宣教,手术室护士应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皮肤护理及保护的重耍性,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压疮发生的相关知识及重要性,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手术过程中的各种操作。2.3针对手术中压疮发生原因的分析2.3.1手术时间过长,超过3〜4h以上,患者骨隆处、皮肤受压处保护不良。2.3.2患者体质较弱,营养较差或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

4、等;易加增加压疮发生的几率。2.3.3患者由于全身麻醉、?o意识,采取被迫体位;患者半身或局部麻醉,由于手术操作的特殊要求、采取被动体位。2.3.4手术间温度过低,影响患者皮肤血液循环。2.3.5术屮输液输血温度较低,血库取回血液未在室温下充分放置等。3手术中的护理3.1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在体位摆放时,加强对皮肤受压部位及骨隆突处的保护。3.1.1平卧位时注意保护头枕部、脊柱、尾骶部、脚后跟等部位。3.1.2侧卧位时注意保护耳廓、腋窝、骼前上棘、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脚踝等处。3.1.3截石位时注意保护头枕部、肩胛处、脊柱、尾舐部、?N窝处。3.1.4俯卧位时注意加强对患

5、者眼眶的护理,防止眼球受压造成对患者视力的影响;女患者加强对双乳的保护,防止长时间受压造成乳房的损伤;同时注意保护两侧骼前上棘、膝盖及脚踝部受压情况。恰当的使用各种防压垫、保护枕及棉垫等对受压部位进行保护及垫空,避免压迫组织;保证手术床单平整无皱褶;保证手术肢体的摆放舒适,不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不压迫祌经及血管;手术过程中还应加强巡视及观察,及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按摩手法力度适宜,足够刺激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还应注意将导管,导线从不受力的部位穿过,特殊患者应对身体畸形部位加以重点保护如:脊柱弯曲患者注意将畸形的脊柱进行妥善固定,防止脊柱的局部过度受压。3.2术中注意保暖,

6、保持手术间温度22°C〜24°C,湿度50%〜60%;术中输血输液加温,冲洗液加温,冲洗液防止外溢,防止低体位造成患者皮肤的损伤,必要时利用保温毯进行保温。3.3术中一些医疗器械也会造成压疮(如:导管、吸氧管、气管擦管、颈托、器械托盘等),术屮应妥善放置,加强观察,防止压迫患者肢体。4手术后的护理手术结束后,及时观察患者身体各处皮肤受压情况,如有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发生进一步的皮肤损害,妥善固定引流管道,防止管道及引流液对皮肤造成刺激;发现皮肤压疮隐患及时与病房护士交流,如实交接皮肤情况,建立压疮隐患登记,作为手术后回访的重点环节,与病房护士一起加强观察、加强巡视、加强护

7、理,做到六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确保患者皮肤完整无压疮发生。参考文献:[1]TurcoAEetal.AmJKidneyDis,1996,28(5):759—761[2]梅长林,李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的诊断及治疗现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12):685-686.[3]WildmanSS,HooperKM,TurnerCM,etal.7rheisolatedpolycystin-1cytoplasmicCOOHterminusprolongsATP-st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