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之我见

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之我见

ID:27910074

大小:61.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之我见_第1页
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之我见_第2页
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之我见_第3页
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之我见_第4页
资源描述:

《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之我见摘要:评价一堂语文课好坏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深度参与,外在活动状态和内在思维状态是否活跃,学习是否有效,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各个维度的冃标上是否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关键词:高效课堂;创新;兴趣;和谐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236-01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效率,提升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改变人们对语文课的认识呢?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教师要有革新意识教师要冇改革创新的意识,树立体现课改精

2、神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要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要有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要有较高水平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要有善于思考、奋发进取的创新意识,要有善于总结经验、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进取精神。总之,要构建一个“好课堂”,首先就要锻造锤炼出一个“好老师”。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并不是要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耍求,意在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业务素质,提升教学技能水平,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快速实现“角色转变”,快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和主力

3、军。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三、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课堂改革重点强调课堂氛围,师生的互动也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耍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

4、、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并学会开放自己,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四、变革教学两种方式(一)教学方式创新。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现代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

5、同的学习需求,耍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屮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宂中发展。因此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二)学习方式革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屮耍贯彻好这一基本理念,就必须真正明确它们的内涵。首先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

6、养,提高语文能力,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其次就是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都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再次就是探宄,就是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宄并解决问题。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社会调查、现场观察、采访人物、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这种探宄性的学习方式

7、,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五、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高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课件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境,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但多媒体教学进入语文教学活动只是起辅助作用,应遵循“辅助”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总之,构建和谐、高效的初中语文“好课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木,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

8、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合作探究,提高智能;和谐发展,提高效益。参考文献:[1]李光武.中国科技博览.200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