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方法在液力变矩器叶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oc

现代设计方法在液力变矩器叶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oc

ID:27911027

大小:3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现代设计方法在液力变矩器叶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1页
现代设计方法在液力变矩器叶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2页
现代设计方法在液力变矩器叶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3页
现代设计方法在液力变矩器叶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现代设计方法在液力变矩器叶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设计方法在液力变矩器叶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许睿(鼎盛天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384)摘要:本文从实际生产需要出发,提出了一种液力变矩器叶片的现代设计方法。该方法有机结合了修正能头损失的束流理论、叶片的三维成型法以及流场数值模拟技术,大大提高了叶片的设计精度和设计效率。关键词:现代设计方法;叶片设计;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文章标识码:文章编号:ResearchontheApplicationsofModernDesignMethodinthebladesdesignofTorqueConverte

2、rXURui(DINGSHENGTIANGONGCONSTRUCTIONMACHINERYCO.,LTD.,Tianjin300384,China)Abstract:Accordingtothepracticalrequirementsofproduction,akindofmoderndesignmethodforbladesystemoftorqueconverterisraisedinthispaper.Itcombinesthebeamcurrenttheorywhichamendsheadloss

3、,three-dimensionformationmethodandthetechnologyofnumericalstimulationofflowfield,whichcanimprovetheaccuracyandefficiencyofbladedesigngreatly.KeyWord:ModernDesign;Bladedesign;Numericalsimulation1引言在CAD、CFD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设计方法正逐步代替传统设计方法成为液力变矩器设计的主要方法[1]。现代设计方法不

4、仅提高了液力变矩器的设计精度,而且可以节省大量试制和试验成本,无论是在新产品的开发还是现有产品的优化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现代设计方法的使用研究对于减少产品的设计周期,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2现代设计方法在变矩器中的应用本文所研究的液力变矩器叶片的现代设计方法是将CAD和CFD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借助CAD技术强大的三维造型功能及CFD强效的流场模拟效果,建立一套方便、有效的液力变矩器设计方法。具体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参数选择是叶片三维成型的基础,本文在修正能头的束流理论基础上进行参数选择

5、,运用CAD技术生成叶型三维模型,然后进行CFD内流场的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判断参数选择是否合理。如果CFD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的特性符合预期要求,则进行试验对比,否则参考模拟结果调整参数,这样就使大部分的设计环节都由计算机来完成。N产品设计要求参数选择叶片三维造型建立流道几何模型建立流道网格模型内流场数值计算计算结果分析符合设计要求完成设计YCAD设计CFD模拟图1变矩器叶片的现代设计方法流程图3参数化叶片CAD设计3.1修正能头的束流理论现代设计方法要求对叶型进行参数化设计,以确保对叶型实施更加简单有效的

6、调控,从而提高设计精度。其中参数的选择要求设计者具备一定的经验,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本文参数的选择是建立在修正能头的束流理论的基础上的。束流理论中的能量平衡方程式:(1)式中,——泵轮能头理论;——涡轮实际能头;——总的能头损失。由欧拉方程:(2)(3)束流理论中的能头损失一般分为两类,摩擦损失和冲击损失。传统设计方法中,将三维流道中的摩擦损失简化为直管中的摩擦损失公式,忽略了循环圆形状对流动摩擦损失的影响,本文采用弯曲管路摩擦损失方程对摩擦损失进行修正,以便更加有效的反应流道曲率变化引起的摩擦损失。以

7、泵轮为例,将泵轮流道近似为弯曲管路,如图2所示:图2泵轮流道简化为弯管后的参数模型此时的摩擦损失表示为[2,3]:(4)式中,——相对速度,亦称牵连速度。摩擦损失系数可由公式(5)计算得到:(5)式中,——离心流道修正系数;——雷诺数;——弯管曲率半径;——弯管中心角;——弯管直径。同理可得到涡轮和导轮的摩擦损失。需要注意的有两点:①各叶轮流道简化为弯管时需要遵守过流面积相等的原则来确定弯管直径;②弯管曲率半径的选取尽量保证弯管形状与循环圆相似。冲击损失的计算公式:(6)式中,——冲击损失系数;——冲击损失

8、速度。(7)公式(7)中标有“*”号的量表示无冲击条件下的速度,未标有“*”号的量表示实际速度,第一个括号内为轴面速度损失,第二个括号内为切向速度损失。在传统束流理论中,轴面速度损失经常被忽略,而实际上循环流量的变化会引起该项的较大变化[4]。导轮出口泵轮入口图3泵轮出入口在无冲击下的速度三角形图3为无冲击条件下的速度三角形。液流在叶片出入口近似跟随叶片角度流动,液流角近似等于叶片角,即、,则通过整理得到泵轮入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