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变化分析

浅谈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变化分析

ID:27915759

大小:60.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变化分析_第1页
浅谈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变化分析_第2页
浅谈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变化分析_第3页
浅谈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变化分析_第4页
浅谈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变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变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变化分析摘要:充分认识发展中国家贸易现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对外经贸政策。由于历史原因,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即传统产业与知识信息产业并存,部门、产业、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显得极为重要。自由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政策与机制下,如果发展中国家没有很好的理论与技术指导,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利益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和相对贫困化的加剧。关键词:贸易;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一、发展中国家在贸易利益分配中的地位日趋下降发达国家是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者,而发展中国家是参与者和接受者,

2、在国际贸易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伊曼纽尔和普雷毕什关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论点得到了普遍的证实:“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已越来越趋向恶化,自1980年起,初级产品贸易的平均价格下降一半,给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收入造成了巨大损失,每年高达500亿美元。1993年初级产品价格更是普遍下降,非燃料初级产品平均价格以美元计比1992年下降了%左右,其中一些产品的价格已经下降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在世界商品贸易额和比重不断减少、服务贸易额和比重不断增加的今天,在运输、保险、银行、通讯和旅游等服务贸易领域,发展中国家更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应釈极参与国际贸易政策

3、的制定与协商,争取建立合理公平的贸易环境,以保证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另一方面在现有国际贸易中,还应适时调整产业策略和对外贸易政策,从而充分获得国际贸易的动、静态利益,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自主贸易政策制定中的劣势日益明显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政府通过贸易保护促进和保护本国产业或是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却很少有能力这样做:“如1978年对克莱斯勒公司的应急贷款曾使该公司免于破产;在政府支持下,该公司的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高。1981年,美国政府迫使日本政府和汽车生产企业以自愿出口限制与美国合作;1995年美日汽车摩擦升级,美国政府迫使日本政府进

4、一步向美国汽车生产商开放市场。……在电子工业方面,日本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也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电视工业为例,日本的通商产业省曾把电视机以及与其相关的电子消费品作为发展出口的一个主要目标,进行保护,使之免于进口竞争;政府还允许七大电子企业在国内形成卡特尔式的联合。此外,日本国内复杂的分销系统也常常把国外电子产品排斥在外。”(二)相对发展水平提升乏力由于发展中国家在资源禀赋、技术等多方面的不利因素,无法获得与发达国家同等的技术进步、规模经济带来的收益,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一差异将更加突出。当人类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落后的技术、处于劣势的产业结构和贸易产品结构,将不利于发

5、展中国家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生产技术的提高、技术服务贸易的增长,如果依然遵循现有的比较优势、新贸易理论的主张,会使发展中国家丧失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中的有利时机,导致发展中国家福利、经济发展相对水平的继续下降。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的“中心一外围”的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全面发展的21世纪,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发达国家“中心化”和发展中国家“边缘化”、“外围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发明与创造中处于不对称地位,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世界科技发明与创造;同时,在国际贸易分工和产业升级换代中,发达国家也处于

6、领先地位,凭借技术优势、国内产业升级和对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在不断加强。、发展中国家收入状况不断恶化的原因分析(一)传统理论与实际状况的差异按照传统的国家贸易理论,贸易有利于增加落后国家的实际和相对收入水平,即所谓的生产要素报酬率的趋同可是在现实中,我们并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世界两级分化正在不断扩大,而不是在缩小。建立在比较优势上的国际贸易理论,并不能说明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参加国际贸易并没有提高其国内生产要素的收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还导致了这一差距的扩大;同时为什么中等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却获得了较大提升,贸易收入率与国家发展水平具有相关

7、性,在实际中似乎找到了答案。(二)理论解释与实际情况分析建立在比较优势上的低收入国家开展的对外贸易,虽然有利于其劳动就业,但是会从总体上降低资本、人力资本的实际边际产出与收益,即这种贸易模式对于劳动、资本、人力资本三生产要素的作用是不同的,贸易并不一定会导致所有生产要素报酬的提高。从动态的角度考虑,低收入国家在开展国际贸易时,若过分强调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及其出口,必将导致国内产业结构恶化、人力资本投资与技术引进研发的乏力,长期下去相对与绝对收入水平的下降势在必然。与中等收入国家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