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的鼻祖:iRobot机器人公司.doc

扫地机器人的鼻祖:iRobot机器人公司.doc

ID:27918006

大小:6.55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7

扫地机器人的鼻祖:iRobot机器人公司.doc_第1页
扫地机器人的鼻祖:iRobot机器人公司.doc_第2页
扫地机器人的鼻祖:iRobot机器人公司.doc_第3页
扫地机器人的鼻祖:iRobot机器人公司.doc_第4页
扫地机器人的鼻祖:iRobot机器人公司.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扫地机器人的鼻祖:iRobot机器人公司.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扫地机器人的鼻祖:iRobot机器人公司  前言  近几年,机器人的火爆程度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但真正走进大众视野的机器人无非是三类无人机、扫地机和智能音箱,这其中扫地机器人的鼻祖,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iRobot机器人公司。    如今的机器人产业,说是一座围成一点也不为过,外面的人看着眼热纷纷想挤进来一看究竟,里面的人心里糟心,钱烧了无数,技术也攻克了不少,可真正盈利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在这方面看看iRobot可能会让大多数机器人创业者宽心不少。成立28年,花12年时间才找对方向,iRobot公司的故事,值得我们借鉴一下。  千篇一律的创业   

2、 科林·安格尔  28年前,在MIT攻读硕士学位的科林·安格尔(ColinAngle,iRobot公司创始人)被导师罗德尼·布鲁克斯教授(RodneyBrooks教授,又被称为机器人之父)叫进了办公室,问他“Colin,我在想我们要不要根据这种行为控制机器人的智能架构,去做一个公司?”。安格尔不假思索的说:“可以啊,我来。”——这就是iRobot公司的起点。    Genghis是科林·安格尔研究的一个仿生机器人平台,它是一个仿造蚂蚁躯体的六足机器人,在28年前这款机器人小巧、灵活,完胜很多那时候的机械电子玩具。而且,凭借这个机器人,科林·安格尔赢得了当年MI

3、T最佳本科毕业生,直到现在,华盛顿航空航天博物馆还在展出这个机器人。    Genghis项目之后,ColinAngle开始和Rodney教授合作了第二个项目——一个有六条腿的机器人。这个作品大获成功,完成之后Rodney教授和ColinAngle都在思考,是不是应该把他们对于机器人智能程度的理解,转化为一些实际的产品,让机器人在实用性方面产生一些突破。于是便有了本节开头时的对话。  千篇一律的上下求索  为什么从众多昆虫中选择仿制蚂蚁,“蚂蚁的大脑非常简单,但肢体却非常灵活”,这意味着不需要依赖超级计算机和强大的运算能力,也能赋予机器人强大的行动力,只需要先

4、拆分目标,再设置移动性。这和当初很多主流科研机构“自上而下”的设计模式完全不同,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成为iRobot公司沿用至今的方法论。    iRobot的创业目标非常明确,不完全仰仗高大上的黑科技,立足于做实用化的机器人。但想法是好的,他们也并不知道从何做起。他们第一次试水是将Genghis的设计应用到太空探索车上,成就了——Sojourner。    Sojourner之前的太空探索机器人都是重量超过一吨的大块头,以至于跟没没有火箭能把这些机器人运送到外太空。安格尔从Genghis的设计中汲取灵感,构架了一种新型机器人架构,“SojournerRove

5、r”(火星漫游者)。火星漫游者不仅质量轻,还能适应复杂的地表环境。火星漫游者也为iRobot公司打响了创业之后的第一枪。    虽然小有名气,但这并不妨碍iRobot在亏本的路上越走越深,安格尔必须找到更好的途径让公司盈利。iRobot另一款有名的机器人PackBot便是安格尔求索之后的产物。    PackBot是军用排雷机器人,它体型娇小一个士兵便能把它背在背上,而且可以爬楼梯还能适应不同地形。iRobot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代替士兵完成洞穴排查任务,投入的6000多台机器人中,有1000多台被炸毁,这意味着机器人挽救了几千条生命,这也奠定了公司早期在行

6、业中的市场地位。    但战争和政府订单的不确定性,这始终不是iRobot营收的长久之计。所以未来的几年,iRobot在找准机器人的定位和它本身所带来的价值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成本。公司成立的前8年,他们先后做了六腿行走螃蟹机器人(CrabRobot)、油井探测机器人、玩具娃娃机器人以及小型侦查机器人等等。      但无疑,这些都没有为iRobot带来出彩的商业成绩。  不一样的转折,找准切入点  如果说智能音箱是家庭语音助手的切入点,那么扫地机器人就是家庭移动机器人的切入点,iRobot公司,抓住了这次机会。而且,这次探索一走就是12年。 

7、 家用扫地机器人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瑞士家电品牌伊莱克斯制造了一台名叫“三叶虫”的扫地机器人。但是那时扫地机器人还是个非常稀罕的电器,价格非常昂贵,也并没有很聪明。当初家庭扫地机器人的市场并没有到来。    90年代末,iRobot和清洁公司JohnsonWax合作推出了大型清洁机器人,这是iRobot第一次把机器人功用性放在清洁目的上。这个机器人最后没有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但这次项目的经验却让iRobot学习积累了有关清洁的专业知识,也预示了Roomba——这款在iRobot发展史上举足轻重产品的诞生。    2002年,iRobot推出第一款

8、家庭扫地机器人Roomba。Room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