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ID:27918214

大小:8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_第1页
浅谈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_第2页
浅谈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_第3页
浅谈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_第4页
浅谈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冈师范学院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题0:浅谈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班级:地理科学0901学号:200912440110姓名:刘敏雪日期:浅谈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摘要:随着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的发展,城布化的进程提速,都市人口聚集,城市化使得土地资源的利用越来越紧张。在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人们为了提升自己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速度,在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上进行了地下空间的扩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是城市化大势所趋,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口增加,交通压力等城市地而空间容纳能力有限的矛盾。但我国

2、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缺乏规划,不仅表现在开发的规划,立法,管理等方面,在开发的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我国应该在借鉴曰本成熟的技术和完善的立法规划上,具体分析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优势和不足,将地下空间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趋利避害。关键词:城市化地下空间幵发城市地下空间的含义与地下空间的利用历史含义:所谓城市地下空间,主要是指人类为满足某方面的谣要而对地表以下的介质进行有目的的改造而生成的人工空间。如地卜商城,地丁停车场,地铁,地卜通道,人防战备工程,地下工厂等。城市的地下空间是一种新型的国土资源。地下空间利用历史:人类出现到公元前300

3、0年的新石器吋代。利用地下洞穴防遮风避雨、防寒防暑、防御自然灾害等;如北京周口店天然栖生溶洞、陕西蓝田猿人的黄土窑洞等古代时期:公元前3000年到5世纪,进入铜器和铁器时代,生产力初步发展,地下空间初步利用阶段秦汉出现砖沉后,出现楼阁、宫廷地而建筑;地下建造拱形结构物、陵墓、墓穴(秦始皇陵、长沙马王堆汉墓、徐州中山靖王墓等)国外:埃及金字塔、采矿穴、罗马下水道、巴比伦城幼发拉底河下的人行隧道、引水隧道等;中世纪时代:5世纪到14世纪,进一步发展时期。地下开采(湖北大冶铜禄山古采矿遗址)、洛阳地下粮仓、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近代和

4、现代:炸药的发明和应用,推动地下空间开发,20世纪80年代后,大规模开发利用时代。地下空间幵发与利用的必要行和优势必要性1城市快速发展,人口急增、高楼林立,交通,环境、公共市政、城市安企与防灾等矛盾突出地而不能提供建工程连续的土地,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有效缓解措施,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2我国城市发展沿用"摊煎饼〃式的粗放经营模式,无限扩张城市范围,但单位城市用地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处于国际较低水平(北京89年与东京86年相差16.5倍),综合、集约化利用城市土地不够;3、地价高涨,建地而工程成本高,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而积减少过快,城市

5、用地限制成为城市发展的突出矛盾;优势1)解决人口增加,城市地面空间容纳能力有限的矛盾,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用地的效率,拓展生存空间(工厂、商店、街道、仓库等)、土地高度利用2缓解交通压力、满足交通,缓解日常生活拥挤等。3)军事及人防工程;隔断宇宙线、电磁波、核放射、爆炸等.抗灾防灾需求地下岩洞油库储油就是利用了地下空间的隔离性,大大降低了石油爆炸及外泄的危险性。;4)环境保护、景观保护、扩大绿化面积;5)城市向高空、地面、地下立体企方位发展;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排洪、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垃圾填埋等市政工程7)地下空间还具有恒温和

6、恒湿的特性,这就可以用于放貫精密仪器、书籍等。8)利用地下空间发展新型的旅游业,抗tl战争遗留下来的地道战地道遗址,开发古墓遗址,特殊地貌可以开发地下溶洞的旅游。借鉴H本开发废弃的矿山进行二次的旅游开发。带动新一轮的旅游资源。城市地下空间的国内外开发现状对比研究在国外,地下城是地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与地下街区的连接体。如果一座城,地下世界比地上空间更加庞大,多少能看出城巾发展的水准。日本的地下空间发展技术成熟,立法完善,规划全面,是地下空间利用较好的典型国家。其土地状况与中国有着相似之处,很值得巾国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借鉴。本文以□本地下空间利

7、W为例,对比国内外地下空间状况。日本:绵延526公里的地下城。日本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1930年,日本东京上野火车站地下步行通道两侧开设商业柜台形成了"地下街之端"。至今,地下街己从单纯的商业性质演变为包括多种城市功能的、有交通、商业及其它设施共同组成的相互依存的地下综合体。1973年之后,由于火灾,日本一度对地下街建设规定了若干限制措施,使得新开发的城市地下街数量有所减少,但单个地下街规模却越来越大,设计质量越來越高,抗灾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在立法、规划没计等方面己形成较健企的地下街开发利用体系。日本地下街按照大小来看,最小地下空间也有

8、3000平方米,商店不少于50个,最大的有10000平方米,商店在100以上。据统计,日本已在26个城市中建造地下銜146处,日进出地下街的人数达到1200万人,占国民总数的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