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京剧创新板式

浅谈现代京剧创新板式

ID:27919877

大小:69.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现代京剧创新板式_第1页
浅谈现代京剧创新板式_第2页
浅谈现代京剧创新板式_第3页
浅谈现代京剧创新板式_第4页
浅谈现代京剧创新板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现代京剧创新板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现代京剧创新板式摘要:现代京剧的成功与其唱腔、板式的改革不无关系。在音乐上吸收外来音调,在板式上对本剧种其他板式进行借鉴和移植,是现代京剧的突出特点。关键词:现代京剧板式创新所谓板式,是指板腔变化体音乐中根据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等要素而形成的唱腔格式。任何历史都是一个不断继承与发展的历史,中国京剧史也不例外。刘吉点先生曾说:“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包括京剧从革新以来所得到新成就的基础上),采取吸收新因素的方法,增强自己的表现力有可能适应新内容的需要。”我国其他地方剧种的创作规律和一般音乐写作规律都是如此,

2、都在如何保持传统框架的“原来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创新,以便更宥力度地体现这门艺术的特色。现代京剧改革创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了空前的高峰,[二黄二六]、[一板两眼]、[西皮宽板]、紧打慢唱的[导板]等等这些令观众耳熟能详的唱腔板式是怎样具有了独特的魅力?下文将重点探讨这个问题。一、吸收外来音调戏曲木身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而改革与创新需要在程式化的太原则之内,所以创作者需要在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上,又不受传统唱腔规律朿缚。而这种新唱腔的创作首先就要求创作者必须对传统京剧音乐有较深地了解,能娴熟地掌握它通常的唱腔规律

3、、旋法特点。1、西皮[一板两眼]扩展派生的西皮[一板两眼]是吸收民间的音调发展而成的。如:京剧现代戏《奇袭白虎团》崔大娘的一段西皮唱腔就采用了一板两眼3/4拍节奏。这段唱腔完全突破传统板式格局,创作者根据特定情境和人物性格的需要作出了一些尝试:1、吸收当地朝鲜民间歌谣。2、3/4拍的特点动力性较强,适合表现当时的场面。3、在上下句的落音上是传统的老旦格式。三者结合非常和谐统一,这样的变化给人很新颖的感觉,但其实仍是变化中求统一。[一板两眼]在唱腔的安排上,方法和原则是很多的,譬如另一种二黄[一板两眼],它所表

4、现的情绪又不一样,因此在创腔上的处理风格也不同。2二黄[一板两眼]在京剧《红云岗》中红嫂的一段脍炙人口的二黄唱腔。就是在不脱离二黄慢板腔的“基本腔调型”基础上所创造的新唱腔。《红云岗》中的二黄[一板两眼]在板式结构上仍是慢板风格,基本符合传统曲调进行的规律。唱腔中溶人“蒙山小调”,保持和发扬京剧唱腔固有特色;节奏上打破传统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段,改用3/4拍的形式,与慢板相比演唱节奏较快,更符合当代群众的审美观及欣赏需求。以上两段唱腔,虽然都是一板两眼,但却在风格情结上完全不同,充分表现出了3/4拍的两面性。《奇

5、袭G虎团》是表现喜悦,欢快的情绪,采用具有动力性、舞蹈性的节奏来表现。而《红云岗》恰恰相反,它是在保持慢板的基础上来加以变化,揭示了人物深情激荡的情绪。既保留了传统唱腔,乂符合新剧目的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需要,使传统的形式、手法在新剧目中得到了新的生命。二、借鉴本剧种的板式借鉴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搬,更不是搬来后喧宾夺主,而是准确地把握创新尺度,通过合理的艺术手法把被借鉴者吸收进來。借鉴的目的是将传统的唱腔注入新的血液,创出唱腔的新程式,使之产生艺术生命力,从而丰富整个剧种的唱腔系统。像[宽板]与紧打慢唱的[导板]

6、这两个板式,都既没有脱离传统京剧音乐的特点,又富有独特的时代气息。[宽板]与[导板]就作曲角度来说,都属于拆散类板式,但创作者根据剧情和人物的需要,都记成上板形式的节奏。1、西皮[宽板]西皮[宽板]是在西皮[摇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紧打慢唱的特点,制造一种内紧外松的感觉,加强了唱腔的抒情性,擅长表达内心激动的情绪。这种板式比较严谨,主要体现在对那种相对最佳稳定状态的追求。设法把这些自由度较大的东西,尽可能地固定起来,是板式创新的一个方法。用2/4记谱成节拍定有的形式,节奏棱角分明、不致散漫,有利于大乐队的配器

7、,丰富了唱腔的咅乐形象,避免了因任意的处理影响质量或造成演出中艺术整体与部分之间可能产生的不协调。[宽板]的创作即是将西皮[摇板]的规律。旋法特点吸纳进来,使之流露出万变不离其宗的新韵味。2“紧打慢唱”的[导板]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穿林海”唱腔,恰恰把握住了“万变不离其宗”的共性,从而创造出新腔。“紧打慢唱”的[导板]形式,打破[导板]自由节奏形式,成为上板演唱,2/4拍记谱。唱腔舒展幵阔、豪放昂扬,表现杨子荣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因此用了此板式。“真理再进一步就是谬误。”这就要求我们创新要把握好

8、一个度的问题,耍做到恰到好处。所以,高明的作者往往能把握住“火候”,博得欣赏者会心一笑。三、移植创新的板式一一[二黄二六]梅兰芳先生说过创新就是“移步不换形”,这是中国式的发展和改革。任何发展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因为新的剧目往往在剧本的主题思想、戏剧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的方面相对传统剧目的唱腔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果仅仅是为了继承传统唱腔而生搬硬套,势必难以创作出动人的艺术形象和优美的唱腔。在音调和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