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生长阶段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

浅谈水稻生长阶段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

ID:27920538

大小:67.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水稻生长阶段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_第1页
浅谈水稻生长阶段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_第2页
浅谈水稻生长阶段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_第3页
浅谈水稻生长阶段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_第4页
浅谈水稻生长阶段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水稻生长阶段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水稻生长阶段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一种高产作物。我省水稻面积约占粮食作物1/4,而产量黑龙江粮食总产量1/3以上,因此,水稻在我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肥料的施用为农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传统的施肥方法、施肥量和施肥期不易掌握,不仅造成作物产量不高、生产成本加大,还造成农业,给水稻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威胁。为此,必须根据水稻需肥特点、土壤供肥和生产实际提出合理的施肥技术,以利于水稻高产稳产。1水稻生长阶段吸肥规律1.1氮素吸收规律水稻对氮素营养十分敏感,是决定水稻产量最重要的素,

2、水稻一生中在体内具有较高的氮素浓度,这是高产水稻所需要的营养生理特性。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有两个明显的高峰,一是水稻分蘖期,即插秧后2周;二是插秧后7-8周,此时如果氮素供应不足,常会引起颖花退化,而不利于高产。1.2磷素的吸收规律水稻对磷的吸收量远比氮肥低,平均约为氮量的一半,但是在生育后期仍需要吸收较多的磷。水稻各生育期均需磷素,其吸收规律与氮素营养的吸收相似。以幼苗期和分蘖期吸收的最多,插秧后3周前后为吸收高峰。此时在水稻体内的积累量约占全生育期总磷量的54%左右,分蘖盛期每1克干物质中含五氧化二磷最高,约为2.4毫克,此时磷

3、素营养不足,对水稻分蘖数及地上与地下部分干物质和积累均有影响。水稻苗期吸入的磷,在生育过程中可反复多次从衰老器官向新生器官转移,至稻谷黄熟时,约60%-80%磷素转移集中于籽粒中,而出穗后吸收的磷多数残留于根部。1.3钾素的吸收规律钾吸收量高于氮,表明水稻需要较多钾素,但在水稻抽穗开花以前其对钾的吸收已基本完成。幼苗对钾素的吸收高峰是在分蘖盛期到拔节期,此时茎、叶钾的含量保持在2%以上。孕穗期茎、叶含钾量不足1.2%,颖花数会显著减少。出穗期至收获期茎、叶中的钾并不像氮、磷那样向籽粒集中,其含量维持在1.2%-2%之间。2水稻施

4、肥比例常规施肥N:P:K=2:1:1.2;高产地号施肥N:P:K=2:1:1.5-1.8o3水稻用肥料种类水田施肥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三大肥为主,严禁使用复合肥、复混肥等,生物肥和调节剂按照指导意见使用。4水稻施肥时期和方法4.1秧田施肥水稻育秧有水育秧、湿润育秧、旱育秧、塑料薄膜保温育秧以及两段育秧、塑料软盘育秧等多种形式。秧田基肥应重施优质有机肥,有机肥料肥效长,养分全,含有大量水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机肥的粘结性、吸附性和代换量都很高,具有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作用,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一般每亩施

5、用500〜1000公斤,同时每亩施用尿素3〜5公斤、鱗酸二接8〜15公斤、氯化钾7〜8公斤或亩施复合肥20〜30公斤,以达到供肥均匀的目的,促使苗壮苗齐。移栽前4〜5天,每亩施用尿素6〜7公斤或高氮复合肥8〜10公斤作为送嫁肥,以利秧苗移栽后尽快返青,恢复生长。4.2大田基肥大田基肥也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一般亩施2000〜3000公斤。同样不可忽视化肥的施用,水稻前期基本不吸收硝态氮,因此,氮肥以铵态氮为好,一般每亩施用尿素7〜8公斤、过璃酸韩30〜40公斤、氯化辨8〜10公斤或亩施复合肥(15%-15%-15%)30〜40公斤

6、,另外每亩增施硅肥6〜8公斤、硫酸锌1〜1.5公斤。大田基肥应在插秧前结合耕耙稻田施用,要深施到12〜20厘米的土壤中,使铵在少氧的环境中保持稳定,防止流失。4.3追肥4.3.1早施分蘖肥移栽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蘖肥,以促进低节位分蘖的生长,起到增穗作用。分蘖肥一般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返青后,亩施尿素或高氮复合肥7〜8公斤,配施适量硫酸♦丐、硫酸锌,起到促蘖作用;第二次在分蘖盛期亩施尿素或高氮复合肥7〜8公斤,保证全田生长整齐,起到保蘖成穗作用。4.3.2巧施穗肥水稻倒二叶开始出叶,幼穗长约1厘米时,是穗形成和籽粒发育的基础时期,应

7、控制无效分蘖。此时可每亩追施尿素8〜12公斤或高氮复合肥10〜15公斤,确保中期足够的养分转向生殖生长,增加颖花数量,防止颖花遐化,促穗大粒重,同时具有养根、健叶、壮秆、防倒伏的作用。群体过小的地块可以提前到穗分化时期施用。4.3.3补施粒肥从抽穗到成熟期间,以提高结实率,确保完全成熟,增加千粒重为主。追肥要视水稻长势而定,宜少不宜多,一般每亩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60公斤;在缺锌症状出现后,每亩喷施0.1%〜0.3%的硫酸锌溶液50〜60公斤;对抽穗前叶片有褪绿发黄的地块,可亩施尿素3〜4公斤或高氮复合肥

8、4〜5公斤。补施粒肥可以有效地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改善水稻根部氧的供应,提高根系活力;加快灌浆,促进成熟和籽粒饱满,从而增加稻谷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应当注意,前期肥足、中期分蘖过多过旺、叶色浓绿、群体间受光态势差、有贪青晚熟趋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