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

浅谈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

ID:27920572

大小:68.2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_第1页
浅谈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_第2页
浅谈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这几个月来通过对《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国法制史》(主编:郭建)《中国法制史》(仁井田阱)等儿本书的阅读,使我受益匪浅,对中国古代至近代的中国法制都宥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法治恐想的流变、法律发展的历程、司法体系的逐步完善、法典的编撰、各种民间民事契约的规定等等各个方面都宥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就从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这一方面,结合看书的体会,浅显的谈一下我的看法。中国古代的法棒,特别是刑法,在历史上的发达程度在世界上都是屈指可数的。不管是在立法的原则、立法的技术还是法典的编撰方面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的前而。在立法原则方面,有天理国法人情的冇机结

2、合,立法技术表现在如唐律等里面的类推原则和罪行法定原则的融合等多方面。在法典编纂方面,不仅在战国吋期就出现了中国最平的体系化的成文法典一《法经》6篇,而且刑法典中在长时间里经历了从12篇体例到7篇的精炼和成熟。博大精深的以礼为屮心、礼法有机结合的屮华法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他东亚及东南亚国家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如日本的大宝、养老律令,高丽的律令,越南现存最古老的法典——黎氏安南的刑律,都深受唐律的影响。中华法系在世界法制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随着四方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侵略。而淸朝的统治者们还在闭关锁国,实行严历的海禁政策,在这一片封闭的世界屮做着

3、“天朝上国”的迷梦。两次鸦什战争和随后的一系列两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遭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故”,经历了“四千年来未有之创局”,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攫取了诸多在屮国的特权,其中就包括在华的领事裁判权,这是对中国政府司法主权的严重践踏。一批仁人志士开始被动的寻求收回领事裁判权的道路。一、转型的原因我们知道,中国法律的近代化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武力侵华的产物,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这与屮国法律近代化转型的原因是有关的。首先,屮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着世界的领先地位,但是因为中国社会处在相当稳定的以权力为媒介的家父长制的统治之下,无论从

4、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的体例和法典的A容方面,基本上从唐律开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佼强烈的震撼了清朝的统治,自己知足的小农经济开始沉解,资本主义在屮国开始得到发展,这就使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在中国适川了几千年的法律幵始逐渐的显露出它的弊端,法律是要求在社会屮发挥实用的,如果一种法律已经不能再社会屮发挥作用了,那么可以说他的功能也就丧失了,他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就应该存一种新的法律来取代他的位a。第二方面,西方列强通过种种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在屮国的领事裁判权,乜括屮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烟台条约》,中美《望

5、廈条约》等等不平等条约,还在上海等地设立了会审公廨,其实际上是对领事裁判权的延伸。对屮国领事裁判权的攫取使得屮国的司法主权收到严峻的挑衅,出现了“外人不受中国之刑章,而华人反就外国之裁判”的怪现象,极大的伤害了屮国人民的感惜。而且,西方列强也把屮国法律的落后和不公正作为取得领事裁判权的借口。所以,在上面所述的根本原因的推动下,把收回领事裁判权为直接目的,中国的许多走在时代前列的仁人志士开始寻求中国法律的近代化之路。二、指导方针ifti对内忧外患的局ifii,针对法律改革的原则问题,统治阶级内部出现/重大分歧。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为代表的法理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理

6、论争论,我们称之为“礼法之争”。他们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关于封建礼教伦理纲常的各个方面的问题,礼教派认为,“因伦制礼,准礼制刑”,“中国素重纲常”,自古以來中华民族的“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必须体现在新修订的芥种法律当中,而不能全盘的西化。而法理派则以西方各国法律原则为依据,提出中国的法摔制定应该符合世界各国的良规,适应现实的需要,不应该特别注重中国的封建礼教。在双方的互相辩论中,“折中各国大同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而不戾乎我国历世相沿之礼教民情”就实质上成力了中国近世法律变革的主旋律。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屮国政府制定了大ffl的法律法规,开启了延续数十年的法律近代化的转型之路。三、

7、近代化转型的经过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经历了清末、民国两个重要的时期,现在我将这两个时期分为以下儿个阶段,以期更加明了的展示屮国近代化的历程。1、清末吋期清末时期是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开始阶段,迫于内外各方面的压力,开始了法律的近代化之路。首先,第一阶段:1900年一1906年,我称之为预备阶段。1901年,清政府颁布变法新政上谕,1902年任命沈家本、伍廷芳为修订法律大臣,设立修订法律馆,作为修订法律的专门机构;1904年修订法律馆正式办公:19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