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新教育

浅析创新教育

ID:27922653

大小:73.0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7

浅析创新教育_第1页
浅析创新教育_第2页
浅析创新教育_第3页
浅析创新教育_第4页
浅析创新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创新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创新教育[摘要]指出创新教育的目标包括科学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能力素养、学习素养和做人素养6个方面;分析创新教育的主体式教育、高层教育和超越教育的特征;指出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走出创新教育的误区,实现创新教育的民族化、本土化和科学化。[关键词]创新教育;目标;特征;误区当前,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教育作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主要基地,进行创新教育就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因此,近年来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创新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所在,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2、竭动力。而创新教育是创新这一概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而对于为什么要实施创新教育这个问题,许多论者从宏观角度作了分析,认为实施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的挑战。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己不再是陪衬,而是提升为社会与经济的基础之基础。知识经济需要创新知识、创新人才,同时也离不开创新教育。一、创新教育的目标创新教育,就是实现优质教育,它包括了优质学校教育、优质在职教育、优质家庭教育等。其目

3、标是多元化的,但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创新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培养:1.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除了使学生具有广泛的科学知识之外,还要使学生具有好奇心、高超的构想力(即“无中生有”的能力、“能够把不可见的东西描述得栩栩如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在迷途中开拓新路的能力和敢于向前途莫测的世界迈进的勇气。2.道德素养。在培养学生的非学术素质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智商。给学生上德育课,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和尊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增强学生的责任感。3.文化素养。所谓文化素养,主要是指具有人文知识。在人文知识中,

4、应包括中外历史、地理、社会发展、民族风情、社会习俗以及文化背景等等方面的知识,至于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伦理、人情、常规等等也应包括在内。1.能力素养。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宄中心的桑新民教授认为,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应达到的目标是:自学能力强、创造性学习能力强、获取知识的能力强、知识面宽、兴趣广泛、各有专长、表达能力强、交往能力强、实践能力强、适应各种环境变化能力强、承受能力强、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并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人[1]。2.学习素养。学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使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达到全面发展,提高学习素质,向个人特长发展

5、。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并长期坚持自主学习,实施终生学习,这就是具有了学习素养。3.做人素养。创新性教育的关键问题,就是普遍地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和素质。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提高学生的做人素养。为此,应通过转变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观,消除以考试分数作为划分学生优劣高低的唯一标尺、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唯文凭论(即重文凭不重水平)等。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总之,培养学生具有上述六个方面的素养,就是实现SSS/PC9了创新性教育的教学目标,就能使学生的个性全面发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创新教育的特征作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创新教育有

6、着与传统教育不同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1.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式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创新教育培养的是创新人才,追求人格发展的特异性与和谐性相统一。创新意味着尊重个性。创新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从学生个性出发,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在传统教育里,学生是分数和书本的奴隶;在创新教育中,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人。2.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其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培植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创新本身就意味着超越,相对于传

7、统教育,创新教育强调的是在积累前人的知识基础之上不断的创新,超越前人。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去丰富、创新和发展前人的知识。因此,我们说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创新是一种综合的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能力。而从教育模式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则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所培养的不是一般的素质,而是代表人类本质最高体现的创新素质。三、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从教育面向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