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应注重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应注重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ID:27929184

大小:5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新课标下应注重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新课标下应注重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新课标下应注重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应注重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标下应注重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初级中学仲志清法国著名数学家彭加勒曾说过“逻辑是证明的工異,直觉是发明的工其”。可见,数学直觉思维对于数学创造和数学问题的解决,起着逻辑思维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最初的概念都是基于直觉,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问题解决中得到发展的,因此问题解决也离不开直觉。事实上,在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些重大发现,如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牛顿发明微积分,高斯对代数学基木定理的证明等等,无一不是直觉思维的杰作。一、直觉思维对问题解决的重要性数学思维从思维活动总体规律的角度考虑可分为逻辑思

2、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直觉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有着潜在开发学生智力意义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布鲁纳指出“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正式的学术学科和hl常牛.活中创造性思维的很受重视而重要的特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学牛.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二、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对于一个专业的数学工作者来说,他所具有的数学直觉显然已不再是一种朴素意

3、义上的原始直觉,而是一种精致化了的直觉,也即是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才逐渐养成的。1、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具有偶然性,但决不是无缘无故地凭空臆想。成功孕育于1%的灵感和99%的汗血中。阿提雅说“一旦你真正感到弄懂了一样东丙,而且你通过大量例子以及通过与其它东丙的联系取得了处理那个问题的足够多的经验,对此你就会产生一种关于正在发展的过程是怎么回事以及什么结论应该是正确的直觉。2、强烈的自信是培养直觉的动力成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直觉的发现伴随着很强的自信心。当一个问题不通过逻辑证明的

4、形式而是通过自己的直觉获得,那么成功带给他的震撼是巨大的,内心将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钻研动力,从而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高斯在小学吋就能解决问题“1+2+……+99+100?”这是基于他对数的敏感性的超常把握,这对他一生的成功产生了不可磨火的影响。而现在的中学生极少具有直觉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人胆设想给予充分肯定,对艽合理成分及吋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以免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直觉思维的悟性。教师应及吋因势利导,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

5、生成功的喜悦感,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力。3、重视教具学具的运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教学中要运用学具、教具,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和操作机会,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和现象。通过比较、概括反映出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直观性的特征,就能获得正确表象学生观察客观事物和现象越全面、深刻,获得的表象就越正确、丰富,直觉思维水平就越高。例如、在学:>』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吋,可让每个学生都带小立方体或麻将牌,进行动手操作,仔细观察不冋模型的三种视图,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概括出模型与视图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促进直觉

6、思维能力。4、注重解题教学,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维。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通过深入的观察、联想由形思数,由数想形,利用图形的直观诱发直觉,对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思维大有帮助。教师应该把直觉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提出,制定相应的活动策略。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题0类型,有利于考察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例如选择题,由于只要求从四个选支中挑选出来,省略解题过程,允许合理的猜想,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发展。实施开放性问题教学,也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有效方法。开放性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不够明确,可以从多个角度由果寻因,由因索

7、果,提出猜想,由于答案的发散性,有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逻辑用于论证,直觉用于发明”,我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解决的许多问题,也往往是先从数与形的感知中得到某种猜想或得到一种巧妙的解题思路,然后进行解答的。可以这样认为,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他的直觉思维水平的高低。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并把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奋机地结合起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