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ID:27929290

大小:73.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07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_第1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_第2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_第3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_第4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C)A.农民起义夺权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D.外戚夺取政权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2,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3,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A.《清明上河图》B.《步辇图》C.敦煌壁画D.《洛神赋图》4,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A.玄奘B.

2、鉴真C.晁衡D.戒贤)5,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因为()①它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依然坚固花纹生动②它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桥身④桥的形状美观,板上的栏③它在交通运输上起了重要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谁的诗句()A.李白B杜甫C.孟浩然D.杜牧7,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内容有()A.辽夏向宋称臣B.北宋割地求和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北宋的四川地区B.南宋的四川地区C.北宋的汴梁地区D.南宋的

3、临安地区9,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A.手工业作坊B市C.瓦子D.坊1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蒙古政权的建立②定国号为元③定都大都④灭亡南宋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D.①③②④)11,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约:A.200年B.300年C.400年D.500年12,以"资治通鉴"为名的意思是:A.揭示为君之要B.用来警示百姓C.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D.以经济实力治国家1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A.唐太宗B.唐高宗c女皇武则天D.唐

4、玄宗14,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A.灭亡西夏B.统一蒙古C.建立元朝D定都大都15,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去江南贩运棉布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C.友人送他一部《红楼梦》D.购买景德镇真花瓷器16,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已于2004年6月8日抵达北京,之后,奥运火炬将在长城点燃.那你知道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A.秦长城B.汉长城C.明长城D.江南长城17,古时候,在白山黑水之间,有一个善养猪,吃猪肉,穿猪皮的民族,他们的后代建立了历史上两个著名的朝代,这个民族是:A.契丹B.女真C.党项D.蒙古18,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

5、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A.创立八旗制度B.在中央设置内阁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D.设立军机处19,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C.手工业作坊增多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20,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唐本草》21,"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

6、李清照,辛弃疾等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D.诗圣是对李白的美誉,诗仙是对杜甫的赞美二,历史诊所(共10分)同学们,下面是几位同学的对话,他们犯了知识性的错误,请你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处,并在诊所里给他们一一治疗.22,洪雪:明朝加强了宰相的权力.23,荆茹:明成祖时设锦衣卫监管监视.24,邱旭:1433年,郑和开始出使西洋,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25,苏愫:1553年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26,岳悦:岳飞,戚继光.郑成功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三,阅读下列材料:27,"天朝物产丰盈,无所

7、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①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②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2分)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4分)③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6分)④对此你有什么启示?(2分)28,清朝前期,在西藏,新疆,蒙古族,台湾,及对外方面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所做出的努力及影响有哪些?29,"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器不冀,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以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梢

8、)小,不择地而生."--《宋史.食货志》(1)用文中内容说明北宋政府对农业的重视.(2)推广占城稻的目的是什么?30,"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请回答:(1)(2)材料中的"岳"指的是谁?要"撼岳家军"的是谁?岳飞的主要事迹是什么?应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