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意义及关键技术研究

智能变电站意义及关键技术研究

ID:27931289

大小: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智能变电站意义及关键技术研究_第1页
智能变电站意义及关键技术研究_第2页
智能变电站意义及关键技术研究_第3页
智能变电站意义及关键技术研究_第4页
智能变电站意义及关键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智能变电站意义及关键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智能变电站意义及关键技术研究摘要:基于IEC61850标准,对研究智能变电站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结合智能变电站二次体系结构,对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从整体上对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进行阐述。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意义;关键技术;体系结构中图分类号:TM41文献标识码:A1实现智能变电站的重要意义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迗到一定的水平,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了输配电和电网调度的可靠性。然而,传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仍然存在下列问题:①互操作问题由于不同厂家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的通信技术和协议各不相同,造成产品之间缺乏互操作性,导致集成和维护成本的增加,也降低

2、了系统的可靠性。②电磁式互感器的问题传统互感器存在铁芯饱和、暂态特性差和体积庞大等缺点,难以满足现代自动化技术的需求。③常规一次设备的问题目前多数变电站都没有装设状态监视设备,由于缺乏一次设备状态监视信息,通常只能采用计划检修,而不能实现状态检修。同时,非智能断路器设备也不能实现按波形控制合闸角和在线监测的功能。①线缆投资、运行维护费用较高智能变电站成功地解决了上述传统变电站存在的问题,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IEC61850标准以及智能技术在变电站内的全面推广应用将是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所在。目前,国际电工委员会TC57工作组已经制定

3、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IEC61850,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提供了统一平台和标准框架。随着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变电站运行操作培训仿真等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势必对已有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全智能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即将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研究和实施,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以及整个电网的技术水平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电网公司已成为全国“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将其作为公司和电网发展的战略支撑,力争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4、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占据世界电力科技发展制高点,在能源技术创新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和表率作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而智能变电站在各个方面均顺应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要求。首先在技术储备方面,IT技术与通信技术近些年来的突破性进展使得智能变电站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而言成为可能,智能化电气设备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断路器、电子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智能设备的出现,使得变电站进入了智能发展的新阶段;其次在发展水平上看,在智能变电站的研究、试验、工程推广等方面,国外企业也刚刚开展,尤其国内在ECT/EPT及变电站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不落后于国外企业,可以说实现智能变电站是建设创新型电网的要求,也

5、是我国电力行业赶超国际水平的一个契机。通过智能66kV变电所的建设与研究,提出适合中国电网结构及运行方式的完整的66kV智能变电站系统方案,将对鞍山以至整个辽宁电网的智能建设工作产生积极影响。2智能变电站含义及其关键技术智能变电站技术是指基于IEC61850标准建立全站统一的数据模型和数据通信平台,实现站内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智能通信,以全站为对象统一配置保护和自动化功能。其主要特征包括:基于IEC61850的全站统一的数据模型及通信服务平台;智能化一次电气设备;基于全站统一授时的网络化二次设备。我们认为实现”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点:①IEC61850的体系架构②全站功能

6、的统一配置③一体化功能系统控制器④通信网络架构⑤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⑥智能化的一次设备⑦全站统一的授时系统a)智能变电站基本内容分析上述智能变电站要求可见,完整的智能变电站方案应包括符合IEC61850标准的全部一次、二次系统的实现。大体可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a)一次部分变压器开关、刀闸直流系统等b)二次部分二次系统在逻辑上按功能可分为过程层、间隔层和变电站层,结构如图1所示:①硬件设备为实现图1所示的逻辑功能,二次系统设备包括:a.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b.变压器智能单元a.开关、刀闸控制器b.直流系统智能单元c.满足IEC61850标准的系统控制器d.监控主机(操作员站,工程师

7、站)e.远动主机f.打印服务器g.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用于光纤通信的光端机①软件系统软件系统采用跨平台结构设计,可选择windows、Unix、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结构按照IEC61850模型定义、实现,所有程序支持IEC61850模型。系统集成工程化工具为工程人员或用户提供完善、方便的配置、测试、维护手段,包括系统的配置/组态、实时库的管理、模型/通信的一致性测试、SCL配置文件和参数化的管理等功能。②站内通信网络系统应以网络交换以太网技术为基础,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