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残酷生存状态

80后残酷生存状态

ID:27932357

大小:21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7

80后残酷生存状态_第1页
80后残酷生存状态_第2页
80后残酷生存状态_第3页
80后残酷生存状态_第4页
80后残酷生存状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80后残酷生存状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80后残酷生存状态:奋斗终生或许最终一无所有2010年09月08日08:30精品购物指南我要评论(18)字号:T

2、T在武汉,一家由7名80后办起的“大锅饭”公司吸引了社会的目光。在这里,没有发工资一说,大家同吃同住同工作,花销均由公司支付,目标是将来“每人一套房、一辆车”。4年的时间,公司由1万元本金起步,已发展到拥有100多万元资产。目前,该公司已买下4套房子、2辆车,原则是“谁需要谁用”。这则消息令很多同为80后的人们既羡慕又感叹。羡慕的是他们早早摆脱了为别人打工的被动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理想插上了有力的翅膀。感叹的则

3、是,作为马上就要迈入而立之年的80后,自己的前方在哪里?自己又能因何而立?恐怕,就连孔子也不会想到,2000多年前组合出的4个字——“三十而立”,如今会因为一个叫“80后”的群体,再度引发国人的集体思考。.---三十而立,那么,何为“立”?最通俗惯常的说法,30岁应该成家立业,有所作为。而最低的要求则是30岁的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责任,并已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与70后相比,即将步入30岁的80后大多工作还不够稳定,房子、车子似乎也是很遥远的事情,而且,这其中还有为数可观的大龄青年。在变

4、革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的80后承担着更多来自现实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总之,曾经被贴上“轻狂,张扬,离经叛道”等标签的众多80后似乎离“而立”的标准好像还差很远。但是,这究竟应该是80后的悲哀,还是这个时代的悲哀?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曾不止一次地表示,他很难想象现在的年轻人居然会把买房子当做一项人生的终极目标。作为前辈,他的感叹当然合情合理,但现实让很多80后不得不反驳:目前看来,买房子确实是一项值得奋斗终身的事业。记得于丹教授在她的《于丹〈论语〉心得》里曾说:“三十而立”并不是一种外在的社会坐标,衡量你已经如何成功,而是内在的心灵标准

5、,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一种心灵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一种自信和坚定。钱穆先生对于“三十而立”的解释则更为古朴:“立,能确有所立,不退不转,则所志有得有守。”用内心的坚定维系自己的平衡,用对不断变动的社会生活的体悟与理解收获内心的坚强,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也许,这才是对于当下正在迈入“三十而立”阶段的中国80后们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阐释。80后的而立新标准与众多前辈们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经历不同,80后们的三十而立仿佛多了些与时俱进、跑步进入中产阶层的意味:27岁就“被买房”,一份稳定、有保障的工作,一个可规划、

6、有良好预期的未来,甚至一部分80后已经在回馈社会。用这样立家、立业、立身的新标准,80后仿佛正在回击着那些批评他们放弃梦想的人们:把生活作为理想,有何不可?立家之本“着急啊!”在一家文化公司工作的小李用3个字来形容80后的购房心态。“眼看着就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没有房子就没有归属感。”这位标准的白领说。因此,当男朋友试探性地提出为了稳定关系,一起买房的建议时,小李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现在,他们已经购买了一套55平方米的二手房,尽管房子小,但他们都很满足。和小李一样着急的还有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小夏,租房结婚的她最近为了要孩子,也

7、加入了80后的买房大军。小夏的心态很具代表性。“对我来说,结婚不一定要有房子,但孩子上学跟户口息息相关,如果要想小孩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就必须买房。”.---当80后正式迈入而立之年,当谈婚论嫁和娶妻生子逐渐成为80后的主要议题,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似乎正在成为80后立家的第一标准。链家地产市场研究中心与光大银行新近合作完成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北京房价过去3年不断高企,然而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却呈现不断下降的明显趋势。在这份《北京市二手房贷分析报告》中,对2007年1月至今年8月北京市二手房贷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

8、的结论是,当前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该数字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和德国为42岁,我国台湾为36岁,美国首次购房年龄也达到30岁以上。很明显,80后正在成为购房市场的主力。在地产专家陈宝存的眼中,超越发达国家的80后买房现象,很有些非理性消费的味道:“80后正在依靠啃老来实现他们的超前消费理念。而国人的习惯,也是要集中全力替我们的80后实现买房梦想。那么,虽然表现的是80后作为首套房贷者,实际是倾全家两代甚至3代人的财富。”音乐人高晓松用“可怜而拧巴的理想”来形容80后的立家之梦。财经评论人吴其伦也同样

9、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看到很多年轻人因买房而放弃对自己来说是转折点的发展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发展。地产大佬王石和任志强甚至不约而同地用自己40岁之后才拥有住房的经历,印证80后的浮躁心态。“时代不同了,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来看,北京的年轻人如果在27岁的时候不能赶紧买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