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浅析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ID:27932782

大小:58.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浅析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_第1页
浅析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_第2页
浅析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_第3页
浅析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鹤岗市中医院154100【摘要】中医是我国卫生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国临床医学发展的各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尤其是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发挥着良好的应用价值,且收效显著。木文立足于三个层面来对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促进中医实际应用价值的有效发挥,仅供相关人员参考。【关键词】中医;消化内科;临床应用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群体对健康有了新的要求,此种情况下就促进了医疗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中医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可见中医是我国医药事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地应用效果。1临床药师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作用消化内科总的来说是以中医为主、运用中丙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对消化内科更深层次的解释是指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治疗用药使用广泛和普遍,这对消化内科临床药师直接参与实践、治疗上作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与临床药师息息相关。一名合格的临床药师,需要具备以下能力:一是要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和《

3、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折行规定》等法规文件的相关内容;二是要只备治疗消化内科疾病常用药品的药理学知识,并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三是了解特定诊疗方法和技术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和掌握消化内科临床药师重点上作环节和方式;四是具有参与消化内科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讨论与评价的能力,并根据患者疾病情况进行药物的鉴别选择与使用;五是具有与患者、医师及护理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临床药师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2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就宏观层面来看,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具冇一定的普

4、遍性和广泛性,本文主要以肠易激综合征、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道疾病以及中医“和法”等方面对中医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探宄,以促进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医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有效发挥。2.1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的综合征,与胃肠环境的改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为慢性或复发性腹痛、腹泻、大便异常等症状,并II胃肠内部结构异常,极易与胃肠其他功能性疾病并发,苏中以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最为明显。在中医理论中,结合病症表现的不同,对病症进行不同的定义。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冇以下四个症状:一是腹痛、腹部不适

5、;二是腹泻或不成便形;三是便秘或排便过程异常;四是腹胀。结合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和研究,中医辨证为忧思恼怒所致的肝郁气滞,进而对胃肠功能造成影响。针对此种病症表现,中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腹泻型,通常以中成药制成固本益肠片等来进行治疗;针对便秘型,可以以舒肝片类中成药进行科研制备。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判定,主要依据大便次数、以及性状变化等,随着症状的小时,以及泄泻相关病例检查的恢复正常,可以判定肠易激综合征的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也就是说,中医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收效较好。2.2

6、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道疾病所谓半夏泻心汤,就是指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主要依据,由辛开温散的姜、夏,具有苦寒清热功效的岑、连,以及能够甘补调中的参、草、枣组成,半夏泻心汤共七位药。就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半夏泻心汤具奋良好的康消化道黏膜炎症的功效,有效的抗消化道溃疡,对胃肠动力进行调节并维持其稳定,从而在治疗消化道出血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就宏观层面来看,能够使用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的消化道疾病的消化内科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寒性脉证、热性脉证以及寒热错杂证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其中,寒性脉证的患者面呈虚寒之色,疲惫少力,

7、胃中有停水感,手足清冷。而热性脉证的患者面呈实热之色,身高气壮,烦躁,食欲不减且反酸烧心,恶热喜凉。寒热错杂证的患者则是以上两种脉证的结合。在中医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患者寒热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明确,以切实保证中医治疗的效果。结合患者的热的多少,来对岑、连、姜以及夏、草等的用量进行适度调整,若热气较多,寒气较少,则应当加大岑和连得用量,并减少姜、夏、草等的用量;相反情况下,若寒气较多iL热气较少,则应当加大姜、夏、草的用量,而降低岑、连得用量,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2.3中

8、医“和法”中医“和法”,也叫和解法,是引用具有和解及疏泄作用的方剂,以达到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大法。“和法”应用范围很广泛,如半表半里的少阳证、肝胃不和、肝旺脾虚的腹痛、泄泻,以及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等证。虽然“和法”属于疗效中较温和的一种,但若使用不当,亦能引起助邪或损伤正气。使用中医“和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