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病学第二篇;羊传染病

羊病学第二篇;羊传染病

ID:27934715

大小:716.5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8-12-07

羊病学第二篇;羊传染病_第1页
羊病学第二篇;羊传染病_第2页
羊病学第二篇;羊传染病_第3页
羊病学第二篇;羊传染病_第4页
羊病学第二篇;羊传染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羊病学第二篇;羊传染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分享传染病与病原微生物影响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因素传染病的流行免疫的基本知识传染病的防制.传染病与病原微生物一、传染与传染病的概念    所谓传染,就是病原微生物经一定的途径侵入动物机体后,以它固有的毒力侵害动物机体;与此同时,动物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特殊刺激之后,立即动员它的全部防御力量,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在这种互相斗争的过程中,如果动物体的抵抗力弱,而病原微生物侵入的数量大,毒力又强,则病原微生物就能在动物机体的某些部位得以生长繁殖,毒害动物机体,使其产生程度不同的病理变化。如果传染过程继续发展下去,使动物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2、遭到破坏,表现出明显可见的临床症状时,就成了传染病。二、病原微生物精品资料整理WORD格式分享传染病与病原微生物影响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因素传染病的流行免疫的基本知识传染病的防制.传染病与病原微生物一、传染与传染病的概念    所谓传染,就是病原微生物经一定的途径侵入动物机体后,以它固有的毒力侵害动物机体;与此同时,动物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特殊刺激之后,立即动员它的全部防御力量,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在这种互相斗争的过程中,如果动物体的抵抗力弱,而病原微生物侵入的数量大,毒力又强,则病原微生物就能在动物机体的某些部位得以生长繁殖,毒害动物机体,

3、使其产生程度不同的病理变化。如果传染过程继续发展下去,使动物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遭到破坏,表现出明显可见的临床症状时,就成了传染病。二、病原微生物精品资料整理WORD格式分享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衣原体、放线菌、真菌等)引起的。微生物是微小的生物,大者有0.5~10多个nm(如螺旋体,细菌),小者为20~332个nm(如病毒)。1μm等于千分之一mm;1nm等于千分之一μm。也就是说,几百个甚至几千个以上的细菌排列起来,才有1mm那么长;一万个或十万个左右的病毒排列起来,才有1mm那么长,足见

4、其个体是非常小的。微生物个体结构简单,为一种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但是,它们同样具有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生物学特性。    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凡是有动、植物生长的地方及其附近的空间,它们是无孔不入,到处都是。微生物的种类极其繁多。不过其中大部分是腐生性的,即所谓腐生性微生物,对动、植物没有致病性。还有一部分是寄生性的,即所谓寄生性微生物,对动、植物有致病性,也称之为病原微生物。羊的传染病就是其中某些病原微生物所引起来的。    现就几类有关微生物的主要特性简述如下,关于它们的超微结构及其它生物学特性,请参考有关书籍。1.细菌是羊传

5、染病中最常碰到的一类病原。如炭疽、破伤风、羊肠毒血症、羊链球菌病及羔羊痢疾等,都是细菌引起的。细菌的个体是单细胞,以简单的分裂法进行繁殖。形态多样,有球菌、杆菌和弯杆菌。球菌中又有双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杆菌中又分单杆菌、链杆菌、球杆菌和棒状杆菌等(图2—1)。细菌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可见的菌落。细菌的个体只有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放大到1000倍左右才可以看见。    细菌细胞的构造简单,分细胞壁、细胞浆和细胞核。细菌的细胞核是以弥散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浆中。有些细菌还可以形成鞭毛、荚膜、芽胞。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荚膜是细菌的

6、一种毒力因素。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延续其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结构,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又可成为能生长繁殖的细菌。芽胞对外界不良环境具有强大的抵抗力,它们在土壤中可以存活多年。图2—1常见病原微生物的不同形态1.葡萄球菌2.链球菌3.双球菌4.肺炎双球菌(带荚膜)5.大肠杆菌6.结核杆菌7.炭疽杆菌(Ⅰ.繁殖体Ⅱ.带荚膜Ⅲ.带芽胞)8.梭状芽胞杆菌9.破伤风杆菌10.弯杆菌11.钩端螺旋体12.放线菌2.病毒菌是比细菌更小的一类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细菌不能通过的滤器,所以,又称为滤过性病毒。病毒在普通显微镜下看不见,只有在电子显微

7、镜下放大到几千倍或几万倍以后才可以看见。病毒的个体为球形、卵圆形、蝌蚪形、砖形及哑铃状等。它们的结构简单,没有完备的细胞构造,不具备完整的酶系统,具有严格的寄生性和组织亲合性,不能在一般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因此,培养病毒一般是应用离体的活的组织细胞(即组织培养)、活的鸡胚,或者直接接种于易感动物。病毒的繁殖能力很强,传播迅速,对养羊业危害严重。羊口蹄疫、羊瘟、羊痘、羊口疮、羊传染性贫血及羊病毒性流产等均属病毒所引起。3.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微生物,其大小为125~250nm。结构简单,形态不定,在其发育过程中常常可以由一种

8、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它们可以通过细菌滤器,可以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传染性无乳症的病原都属于这一类。4.立克次氏体也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微生物,呈多形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