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李琢文

教学设计李琢文

ID:27938897

大小:4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教学设计李琢文_第1页
教学设计李琢文_第2页
教学设计李琢文_第3页
教学设计李琢文_第4页
教学设计李琢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李琢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京教杯北师大版教材第十二册课题《寓言二则》学校: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姓名:李琢文教学设计个人信息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李琢文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13699292448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寓言二则学科语文学段第三学段年级六相关领域文言文教材书名:语文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指导思想: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古文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文言语感,加强语言和文化的积累古诗文中的精彩句段、格言警句、成语典故、优美情境、人物故事等,还有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激活和运用,这些都可以融进学生的语

2、文生活,使其欣赏品味有所提高。”文言文距离学生日常生活较远,因而在文本与学生的原有认知间建立联系尤为重要。采用多动教学策略,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实现疏通、理解、欣赏甚至背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精读、集体朗读从而使学生充分投入课堂当中。2.理论依据:在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多少年来,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针对这一现状,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积累,借助教材金钥匙的指导,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3、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主动地接受信息,通过活动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来建构学生新的认知。2.教学背景分析《寓言二则》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主体课文。从单元设置来看,本单元的主题是“冲突”,通过两则寓言,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冲突的含义。作为小学最后一篇文言文主体课文,既是对以往五年级学习的总结,又是对未来中学进一步学习的准备。从学生情况看,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文言文学习的积累,能够带有情感熟练背诵课文中六篇文言文。本班中学生热爱古文、学习兴趣浓厚。此外,不少学生在课外班学习,有一定古文基础。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已经了解

4、了“实词”和“虚词”,并且能够使用古文简单造句。教学方式: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手段:朗读、讨论技术准备:幻灯片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3.能够结合文本内容想出解决冲突的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寓意,结合文本内容思考解决冲突的办法。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流程图:复习方法,读通语句文译互读,读懂内容融入情境,读好寓言化解矛盾,揭示寓意总结提升,布置作业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资源设计意图一、1.复习回顾文言文学习方法。1.指

5、名回答·读准音·看译文PPT课本复习方法,读通语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从五年级开始,我们书中学习的寓言都是以文言文呈现的。大家回顾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当我们看到一篇文言文后如何学习?1.教师结合金钥匙归纳小结。同学们总结的正如书中金钥匙提到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可以归结为“读通”、“读懂”、“读好”。2.检查“读通”我们先从“读通”开始。大家先看这个字。以往我们很少接触“雨”字这个读音,可能大家自己读也意识不到查字典,所以老师告诉大家。3.多种形式反复读这些文章在古代可不是书中这么排版的,是竖着的,而且没标点。看

6、谁能读顺。·查字典2.齐读3.个别读4.个别读竖排版、无标点作为六年级最后一篇文言文主体课文,总结回顾所学方法,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通过不同方法,检查“读通”中的读准字音、读顺语句。学生在多种形式反复读中熟悉课文,完成通顺、流利教学目标。因为“雨”字读四声表示“下雨”学生从未接触,日常也很少用,因而教师给出。二、文译互读,读懂内容1.学生合作学习,做到“读懂”同学们“读通”做到了,下一步是“读懂”,咱们同桌互相读,一会老师检查。2.师生对读,强化理解接下来老师读译文,大家读古文。注意听清楚、读准确。1.对照译文,同桌互读2.师

7、生对读PPT课本落实金钥匙指导,借助译文理解内容。采用多种读法,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词意,同时进一步熟悉内容,为理解做准备。2.学生对读,复习巩固再找一名同学读译文,还是大家读古文。注意倾听。3.学生对读三、融入情境,读好寓言1.表演朗读,深入情境通过刚才的对读,同学们对内容有了充分理解。下一步要做到入情入境。给大家一个提示:《矛与盾》一共53个字,语言占了29个字;《鹬蚌相争》一共59个字,语言占了24个字。所以,大家要结合语境,读好人物对话。给大家些时间,自己练一练。2.指名朗读,汇报展示下面看一看谁读得入情入境。3.背诵寓言

8、同学们读得精彩,咱们再提高难度。争取背下来。给大家些时间,可以同桌分角色背诵,一人背旁白、一人背语言。也可以自己独自背诵。1.自由读2.指名读3.指名背诵4.齐备PPT课本借助入情入境的朗读,揣摩人物心理活动,还原当时情境,进一步理解内容。熟读成诵,在理解以及反复练习的基础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