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研究

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研究

ID:27941963

大小:67.2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7

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研究_第1页
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研究_第2页
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研究_第3页
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研究_第4页
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研究摘要: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资助有力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局等教育。但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少受资助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颇,感恩意识淡薄,既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也挫伤了社会捐助者的热情,同时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通过对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的调研分析,论证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淡薄乃至道德问题层出的原因,探索学生感恩意识和行动的有效教育引导措施。关键词:资助;大学生;感恩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不

2、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不断完善的国家资助政策、资助体系和不断加强的社会资助力量有力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淡薄,诚信意识缺失等现象。这不仅违背了教育和资助的初衷,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相背离。本研究通过对受资助大学生感意识现状的调研分析,探索大学生感意识教育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匿名抽样调查法进行分析,辅以抽样访谈调研的形式进行样本研究,对北京科技大学1,000名受过各类资助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

3、98份,有效样本率为89.8%。其中,男生612人,占68.2%;女生286人,占31.8%。家境良好学生231人,占25.7%;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67人,占74.3%。有262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占29.2%;有632人获得国家、社会和学校各类资助,占70.4%。调查结果及分析1.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现状调研中,有88%的学生记得父母生曰,73%的学生会以父母的辛勤付出鞭策自己努力学习;有72%的学生表示对母校十分热爱,但有48%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不愿意向母校捐款,也不愿意向社会或他人捐款。总体来看,受资助大学生普遍存有感恩意识,但集中体现在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对国家、社会、学校、他

4、人的回馈意识则不强。从受访结果来看,多数学生缺乏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行动,或不清楚该如何进行感恩回馈。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应该加强感恩意识和行为的教育和引导。2.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影响因素一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不良现象对感恩意识的不良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传统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领域受到全方位的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深入人心。调研结果显示:有74.3%的学生认为造成大学生感意识淡薄的原因在于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二是经济发展差距带来的心理落差诱发精神贫困。目前,局校多样化的资助手段已基本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学和基本生活需求,但与其他

5、学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上的差距造成部分学生心理问题凸显:有的学生长期因经济状况不如他人而产生心理压力和自卑情绪;有的学生将家庭经济困难当成“资本”,将受助当做理所当然,缺乏对国家、社会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有的学生因受家庭生活艰辛和社会不公现象的影响,对社会和他人存在不满甚至敌视。调研结果显示:有73.5%的学生认为个人心理因素和自我教育缺失对感恩意识的影响很大。二是经济困难造成的教育缺失对受资助学生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或贫困边远地区,教育资源匱乏,教育基础薄弱,父母大多长期在外工作,致使学生成长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家庭情感教育。调研结果显示:有43.8%的

6、学生赞同家庭因素对感恩意识淡薄所产生的影响,而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中更是有半数支持这一观点。四是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是学生感恩意识淡化的原因之一。社会评价学校以升学率为标尺,教师评价学生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功利性的应试教育使学校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品德、身心和修养等方面的引导和教育。[1]学生在考入大学后,又将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关心最多的是毕业和就业。调研结果显示:超过30%的学生认为学校在感教育方面存在不足。方法和举措高校办学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的资助工作同样要坚持德育为先,经济资助只是手段,德育才是目标。学校通过调研分析和实践创新,探索出一系列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感恩

7、意识的理论和举措。1.感恩教育要注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互通互连,实现教育前移、体系共进。调研结果显示:有44.2%的学生认为感恩教育应从小学开始,有高达95.1%的学生支持感恩教育前移至大学前。受资助学生进入大学后,价值观基本定型,已错过了开展感恩教育的最佳阶段。目前,中小学的感恩教育和资助工作尚不完善,对受资助学生的信息跟踪和记录无档可寻,高校只能通过简单途径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高校的资助工作很难与中小学的资助工作实现信息互通,这种断点式的资助工作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