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同富两宋王朝下

与民同富两宋王朝下

ID:27942312

大小:3.24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2-07

与民同富两宋王朝下_第1页
与民同富两宋王朝下_第2页
与民同富两宋王朝下_第3页
与民同富两宋王朝下_第4页
与民同富两宋王朝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民同富两宋王朝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民同富的两宋王朝(下)——中国“河套人”与东方(六之3---宋4)目录(六3)(古国篇3)30页3.中原文明与边疆民族的崛起隋唐宋“文人治国”与“吏治的典范”与民同富的两宋王朝(3上)宋代三大发明与中国科学技术耕织传国——“耕织图”与“交子务”文武兼修、与民同富的两宋王朝(3下)两宋盛世的史书、图经方志与医学唐宋的教育、学术流派与文化生活第六部的主要参考书:1.《中国史稿地图集》(上、下)郭沫若主编中国地图1996版2.《世界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2002年版2010年9月第5印3.《世界通史》(上、中、下)纪江红北京2003年版10.帖木儿帝国兴衰录作者:齐巴托(040522初稿于锡林浩

2、特市)11.《天山天人吐鲁番》(中国人文地理大发现书系天山南北丛书)周李杰重庆2008版12.文物中国史丛书:《文物秦汉史》中国国家博物馆编中华书局2009年版13.文物中国史丛书:《文物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中国国家博物馆编中华书局2009首版14.文物中国史丛书:《文物隋唐史》中国国家博物馆编中华书局2009首版15.文物中国史丛书:《文物宋元史》中国国家博物馆编中华书局2009年版16.《隋唐宫廷故事》胡戟郭媛陕西旅游2006年版17.《西安览胜》陕西省旅游局(汉、英文版)新世界1989年版18.北大民族史文库甲种一号:《中国北族名号研究》罗新博士2009年3月北大版19.世界汉学论丛:《

3、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美)朱学渊2002年中华书局版20.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丛书《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区历史地理研究》侯甬坚三秦2008年版21.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突厥人和突厥汗国》马长寿2006年广西师大版22.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回纥史》中央民大杨圣敏2008年广西师大版23.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丁零、高车与敕勒》24.“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宋》龚书铎/刘德麟吉林2006年版25.“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元》龚书铎/刘德麟吉林2006年版26.“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明》龚书铎/刘德麟吉林2006年版27.中华国学典藏大系:《唐宋八大家名篇鉴赏》李志敏

4、2011年京华版28.《全唐诗鉴赏辞典》贺新辉2006年中国妇女版29.《梦溪笔谈》(宋)沈括唐光荣译注2007年版重庆出版集团31.《地图的文化史》(日本)海野一隆王妙发译新星2005年版(上接本文——<3宋3>部分).---3.两宋的史书、图经方志与医学两宋期间政府重视文化,重用文人,教育普及程度提高。印刷技术广泛应用,促使这一时期的图书编纂和出版业也很兴盛。官、私修史的热潮高涨。北宋崇文院编修了四部大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和《册府元龟》,宋代史家出于总结五代十国割据分裂,与后来南宋半壁江山沦陷的教训,比较重视“断代史”和“通史”的编纂。《五代史》先后修撰两次,《唐书

5、》再修;司马光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接续《春秋》史籍,延续到五代。各著在编纂思想和体例上都有创新。北宋时,皇家崇文院下辖有三馆:昭文馆、集贤馆、史馆。由宰相李昉主持编撰,到宋真宗年间修成四部大书:类书《太平御览》、话本《太平广记》、诗文总集《文苑英华》,和古史籍《册府元龟》。其中对《册府元龟》的编撰,宋真宗非常重视。经常检阅篇章,提出修改意见。北宋三入翰林的李昉,其父亲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各朝的高官。李昉本人是后汉进士,累迁入宋担任弘文馆集贤殿修撰。是宋太宗朝的参知政事,即宰相。近代史学家陈垣指出:“《册府》材料丰富,自上古至五代,按人事按人物,分门编纂。凡1100余门。概括(宋之前)

6、全部十七史。其所见史,又皆北宋前古本,故可以校史,亦可以补史。”《册府元龟》概括了宋之前全部十七史,“可以校史,亦可以补史。”宋以前一些残佚的重要典籍需要收辑和校勘时,宋人多半要仰赖此书。因为其中保存了唐代和五代的大量史料,所以文献价值极高。宋代初年问世的这四大类书,是中央政府聚集人力、财力对此前各种图书文献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整理汇编。为后代阅读和校勘史料提供了方便,也为当时人编纂各种体裁的总集、类书开创了先河。此后对这两类书的编纂都绵延不断。仅诗文总集,就有姚铉100卷的《唐文类》和吕祖谦150卷的《宋文鉴》两种。北宋司马光(1019—1086年)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宋代史学的一个重

7、要成就。有鉴于历代编写的正史都是篇幅浩繁的纪传体,司马光编纂《通鉴》的目的是:“止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使观者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鉴。”为了“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弃;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可以“穷探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早在宋初仁宗年间,司马光就准备撰写一部删繁就简,可以接续《春秋》的通史。他最先编写了5卷的《历年图》和八卷的《通志》进献给宋英宗。英宗看后,命司马光设局于崇文院,自行选择协修人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