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贸易问题研究报告

中国-东盟贸易问题研究报告

ID:27948274

大小:5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东盟贸易问题研究报告_第1页
中国-东盟贸易问题研究报告_第2页
中国-东盟贸易问题研究报告_第3页
中国-东盟贸易问题研究报告_第4页
中国-东盟贸易问题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东盟贸易问题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东盟贸易问题研究第一章概论1.1引言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ACFTA)正式启动,一串惊人的数据冲击着我们的眼球:世界第三大自贸区、11个国家、13%的全球贸易份额18.5亿人口、6万亿美元GDP。更有专家断言,全面建成后,这个自贸区将成为欧盟和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自贸区,并由此改变全球经济版图。 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简称ASEAN)的简称,有10个成员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

2、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其中,前6个国家加入东盟的时间比较早,是东盟的老成员,经济相对发达;后4个国家是东盟新成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双边贸易持续攀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中国东盟关系的一个转折点。金融危机的突然袭击使得东盟国家想要快速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梦想瞬间破灭;为了抑制危机的进一步传染,同时也为了消除“中国威胁论”的不利影响,中国在自身经济面临巨大压力的条件下,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这种负责任的行为改变了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认知。2001年中国和东盟就

3、在十年内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达成一致。并签订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此后,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提出和落实,2002年双方确立了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而这时,塑造稳定周边、服务中国经济崛起大局的战略已经形成。“富邻、睦邻、安邻”正是要通过建立和睦的周边环境而保持邻安,而其背后则是我国外交政策调整后周边外交在总体战略中地位的提升。为了消除东盟国家对南中国海潜在冲突的担心,中国先是与有关各方发表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进而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将双边关系上升

4、到战略合作伙伴层次。.页脚.....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谈判过程中,中国也充分考虑和尊重了东盟国家的现实。东盟的10个成员国中,既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如新加坡,又有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存在巨大差异。新加坡的人均GDP目前已近3万美元,而越、老、缅、柬四国还不到400美元,人均GDP相差约70倍,远远高于欧盟内部的16倍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的30倍的差距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首先推出了早期收获协议,在自贸区成立之前就让一些东盟国家的农产品以零关税的形式进入

5、中国;其次,谈判并非采取一揽子整体推进的办法,而是采取先易后难,先签定《货物贸易协议》,接着是《服务贸易协议》,最后才是最难的《投资贸易协议》,市场开放的时间表,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办法,东盟老六国最先开放,新四国允许有过渡期。显然,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发现越来越难以抵御中国在经济援助上的压倒性影响力和软实力。近些年,大多数东盟国家已被北京有关“和平崛起”的声明及友善支持者的形象说服从而打消了疑虑。在过去二三十年时间里,中国成功地完成了在东南亚地区的角色转变和形象更新,由输出革命到输出商品

6、,最近开始输出资本,逐渐在该地区建立起领导作用,日益成为一个令人信服和依赖的大国。对日益崛起的中国而言,不仅需要一个和谐的内部环境,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尤其是周边环境。这正是“和平崛起”、“和平发展”以及“和谐世界”理论的主要背景。而在这个过程中,消弭“中国威胁论”,成为一个不仅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更让国际社会放心和信赖的可敬可信的力量,是中国的当务之急。而中国通过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在东南亚增信释疑,显然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开始。1.2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的益处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不仅限于取消跨国壁垒

7、,实现贸易自由化。专家组建议,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协议要全面地涵盖包括商品、服务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在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同时也包括国家能力的构筑、国家间技术援助,以及各个领域的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将促进双边市场更加开放外,还有助于提高法律制度的透明度和执法的稳定性。通过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企业的调查我国发现,东盟和其他国家投资人在中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法律制度变化不可预知、产品标准不确定、法律框架存在问题、贸易便利化措施不足、政府机构效率低下、工作质量差、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金融市场存在诸多限

8、制措施,以及执法不力。.页脚.....中国-东盟自贸区对整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中国的市场改革将推动地区性生产网络重新确立,首先面临改变的是电子产品领域,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到目前为止,东盟国家出口产品的生产主要面向发达国家,但东亚市场不断扩大将焕发出潜在的互补型的新需求。中国-东盟贸易协议以及其“早期收获”计划将使贫困国家(东盟新四国)从本地区贸易中受益。第二章中国-东盟贸易现状及主要特点2.1中国-东盟贸易现状2.1.1中国-东盟货物贸易现状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不断扩大,东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