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颖成果论文谈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樊颖成果论文谈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ID:27950201

大小:54.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樊颖成果论文谈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育_第1页
樊颖成果论文谈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育_第2页
樊颖成果论文谈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育_第3页
樊颖成果论文谈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樊颖成果论文谈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永吉三十五中樊颖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该始终贯穿美育教育。通过欣赏中外优秀艺术作品、学习掌握一定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提高品德修养发展创造能力。我国著名艺术家丰了恺先生很重视艺术欣赏的教育作用,他说:“人民每天瞻仰这样完全无缺的美术作品,不知不觉之中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的人格。”丰子恺也很重视美术创作教学中陶冶人格与传授技术的关系,他说:“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

2、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i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因此,“艺术以人格为先,技术为次。”可见丰子恺为了培养人们具有“真善美”的“圆满人格“,希望美术教学要以优美的艺术品进行欣赏教学。陶冶学生的道德和美感,耍以“人格为先”“技术为次”的原则进行创作教学,陶冶学生以爱美之心对待人生,满足学生的“求真”的“知识欲”,“求善”的“道德欲”,“求艺术”的“美欲”,促进学生逐步形成真善美的心理结构。我觉得丰子恺先生这些精辟的论述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绝不可以忽视美术欣赏教学,更不可忽视美术教

3、学中的美育任务。我们应该怎样完成培养学牛鉴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和审美观念呢?我想应从以下几点做起:一、培养学生欣赏中外古今艺术珍品的鉴赏力,德国美学家哥德认为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才能培育成的,所以我们应给学生欣赏最好的作品。我国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指出:“研究画法当以多见名画为宜”,方能“俾扩眼界”。我想不论从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还是从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尤其是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着眼,都必须指导学生欣赏上等的名画、雕塑,艺术、建筑等造型艺术。例如,每一学期的第一课都是中外名画以及建筑的欣赏,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很多的世

4、界名画的图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仔细观察,并在欣赏之后,临摹自己喜欢的作品。通过欣赏和临摹写生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与审美判断以及审美理想,而且发展了学生欣赏艺术美的能力。事实证明,欣赏上等的中外名画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都是很有益处的。二、培养学生观赏现实生活美的鉴赏力和表达现实生活美的创造力。鲁迅先生对青年学习写作和木刻时指出,社会上和自然界森罗万象,任您选择,你们要多去看看,不要看了就写。观察了再观察、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能创造出

5、它的生命力来。孩子们爱美和好奇的心理促使他们喜欢观察和思考,然而,由于他们的阅历太少,经验不足,因此就需要老师给予指导,指导他们进行观察,发现题材,选择最佳表现“深意”的“一枝一叶”、“一石一木”,进而构思作画。使学生提高观赏现实生活美的鉴赏力,学会通过美术手段表达现实生活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老师应善于指导学生观赏现实生活中美的事物,从而受到现实生活美的感染,这是美的思想情感的输入;又在于老师善于指导学生进行艺术构思,表达现实生活的美,创作出主题鲜明而表现含蓄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去教育观赏者,这是美的思想情感的输出。三、培养学生

6、创作艺术作品的审美想象力。丰子恺很重视培养学生创作艺术作品的审美想象力,他说:“绘画非照相所能取代,”“因为绘画不仅以形式为标准”其“更重要的标准是”:“绘画以及形体肖似为肉体,以神气表现为灵魂。”“故正式的做画不是看了实物而依样画葫芦,必须在实物的形似中加入自己的迁想一一即进想象的功夫。”“想象的工作,在绘画上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有形的东西可以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人实际是没有翅膀的,艺术家可用想象使他生翅膀,描成天使。狮子实际是没有人头的,艺术家可以用想象使它长出人的面孔来,造成狮身人面像。”孩子们的想

7、象力是丰富的,他们也可能通过想象使无形的东西变成有形,变成像天使和狮身人面像那样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因此我想在指导学生创作艺术作品时,必须着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这对促进学生形成热爱美、追求美的审美情感,热心于创造美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审美理想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四、培养学生“直观自身”的本质力量的审美观念。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了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J因此,人们将“在他们所创造的世界观中直观自身”。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类能够手脑并用地进行劳动创造,具有创造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的本质力量。一切物质产

8、品和精神产品都是人的创造美的力量的外化(或称物质化)。而且人类还能够从自己所创造的客观世界中“直观自身”的本质力量(创造美的能力),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进行新的创造。这种创造美的本质力量是人人都有的,一切智力正常的孩子也是都有的。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