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打击作战无人机技术研究

精确打击作战无人机技术研究

ID:27956432

大小:65.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精确打击作战无人机技术研究_第1页
精确打击作战无人机技术研究_第2页
精确打击作战无人机技术研究_第3页
精确打击作战无人机技术研究_第4页
精确打击作战无人机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确打击作战无人机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精确打击作战无人机技术研究【摘要】根据无人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国内外最新资料,综合介绍了精确打击作战无人机的概念、发展概况,描述了精确打击作战无人机的分类,提出了作战无人机精确打击的关键技术,分析了精确打击作战无人机对作战模式的影响。【关键词】无人机;精确打击;作战模式目前,在“零伤亡、非接触性战争”等作战理念的驱使下,各国正在大力研制和配备使用无人机。2005年,美国只有5%的军用飞机是无人机,但现在无人机已占军用飞机的29%,达到7494架。美国空军公布的《2009〜2047年无人机作战系统路线图》中,明确指出无人机将用于空中侦察、指挥控制、

2、信息交互、空屮打击、空屮加油、货物运输和远程轰炸等多个领域,到2047年,无人机将具有全球打击能力。而将空中侦察、指挥控制、信息交互、空中打击这四项技术融为一体,就构成了“无人机精确打击技术”。利用无人机精确打击技术进行作战,正在或将要推动一场作战样式的革命。1、精确打击作战无人机的发展概况精确打击作战无人机是一个先进的复杂武器系统,是集飞行器平台、任务设备、战斗部和地面保障设备为一体的无人机系统,能够对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决断和打击。从产生至今,无人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经历了由训练保障器材到辅助支援型装备,再到作战装备的发展演变过程。无人

3、机最早在军事上作为靶机使用,靶机经丿力从低速到高速,从低空到高空的发展过程;后来发展到辅助支援类无人机,这类无人机主要用于执行空屮侦察/监视、炮兵校射、电子干扰等任务;随着高科技的不断进步,现在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即直接对地面目标精确打击的作战阶段。因此,精确打击作战无人机的出现,是“新的作战理念”和“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合力作用的结果。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无人机的发展提供了支撑;“零伤亡、非接触、反恐战中的定点清除、低附带损伤”等新的作战理念,又推动了无人机的发展。2、精确打击作战无人机的分类近年来,精确打击作战无人机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迅速升

4、温,许多国家相继展开研制。从发展情况来看可分为两大类:平台类和共形类。平台类作战无人机是一种以无人机为武器平台,外挂武器系统,具备对日标实施精确打击能力,并可多次重复使用的无人机作战系统。它绝人部分是在现有无人侦察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捕食者”作为第一个投入实用的、由侦察无人机成功演变为可发射导弹的攻击无人机,就是这类机型的经典之作。“捕食者”已由最初单一型号的原型机,发展成为具备侦察、监视和目标指示能力的MQ-1A型,后来发展了具备攻击能力、可挂载二枚空对地导弹的MQ-1B型,以及能够携带6〜14枚多种制导武器。从最初的长航时全程战场实时监控

5、无人机,发展到有史以来首架在实战中取得战果的攻击无人机,“捕食者”在无人机的发展史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共形类作战无人机是将战斗部、任务设备与无人机进行一体化设计,即采用所谓的共形设计技术,是一种自杀型攻击无人机,不能重复使用。具有突防能力强、隐蔽性好、效费比高等优点。主要用于对点状H标进行精确打击,例如雷达、车辆,野战指挥所、暴露人员。典型的机型冇:以色列的“哈比”无人机、美国的“弹簧刀”。3、作战无人机精确打击的关键技术3.1飞行器平台隐身设计技术由于无人机需要经常深入敌后执行特殊作战任务,这对于缺乏大规模火力支援的飞行器來说,良好的隐身能力可

6、以提高其战场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也能达成战术上的突然性。隐身技术也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各种隐身手段,尽量降低无人机系统的雷达、红外、激光、电视、可见光及声音等特征信号,使敌方各种探测设备很难发现、探测和跟踪,提高无人机的战场生存能力。进入21世纪,世界各军事强国已研制出自己的隐身飞行器,隐身技术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隐身技术按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可以分为有源隐身技术和无源隐身技术。有源隐身主要采用等离子等技术,目前还在探索阶段;现在比较常用的是无源隐身技术,并分为雷达隐身、红外隐身、激光隐身、可见光隐身、声音隐身等

7、技术。隐身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独特的外形设计,二是采用特殊材料,通过这两种手段,减少无人机对雷达波的反射面积;降低发动机喷气口的温度,减弱红外辐射。X-47B无人机是典型地采用了隐身技术的机型,它的外形设计能够折射雷达电磁波,降低反射面;采用吸波和透波材料,以及所有外挂武器内置,进一步降低了雷达反射面;采用隔热和散热材料和发动机喷气口扁平设计方案,降低了红外辐射。3.2小型化/高精度目标自动识别与跟踪技术目标识别与跟踪是作战无人机实施攻击的关键步骤,一般是由作战无人机上的光电吊舱成像系统来完成,包括•目标识别和目标跟踪两个方面。由

8、于无人机机身容量有限,对目标识别和跟踪设备的体积、重量有严格要求,所以还需要进行小型化设计。目标识别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所摄取的图像中是否存在感兴趣的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