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提升

中国古代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提升

ID:27958539

大小:7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古代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提升_第1页
中国古代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提升_第2页
中国古代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提升_第3页
中国古代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提升_第4页
中国古代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提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提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李勇刚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教师课程前言今天我们讲一下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这个话题。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书,经典阅读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天我们也不求在这个话题当中谈出多少的新意,但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够轻轻打开经典的大门。这道门虽然有些厚重,但却并不难以开启,而且推开以后,你会发现一个不太熟悉却有似曾相识的一片新天地。一、关于经典与人文素养(一)关于经典第一个问题,关于经典与人文素养。何为经典?这个概念跟国学一样,其实本身都不大好定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当中这么说,“经者,织也”、“典者,五帝之书

2、也”、“典者,大册也”,所谓的经典其实是指那些超越时空局限,对人类社会引起持续震撼力的伟大著作。意大利有一位文学家伊塔洛·卡尔维诺他对经典作品有一个描述,说:“一部经典作品是每一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就似曾相识的感觉。经典的这种特质和作用是其他的信息载体所不能媲美的。每一个民族的思想发展和文化的发展都和它的经典是分不开的。如中华文化当中孔孟老庄、唐诗宋词,在西方文化当中《荷马史诗》、《圣经》,包括后来《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而在印度文化当中有吠陀、奥义书等,而伊斯兰教还很尊重《古兰经》,也

3、是一样。经典在每个伟大文化历史上都取得的至关重要的奠基与引领的作用,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的重要要素。我们可以看一下哈佛大学的校训,哈佛大学的校训说:“与伯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这个校训其实是在反复地提醒哈佛的学子要不断地回溯经典,与伯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大师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来获得某种精神滋养和灵魂的洗礼。关于经典,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也就想讲一些很小的内容来谈一谈。.---(二)关于人文素养第二,关于人文素养。在中国的典籍当中,“人文”两个字最先出现在《易经》当中,《易经》在解释贲卦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话,“刚柔交

4、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这个词一开始最跟“天文”相对的,“天文”不是我们现今天文学的意义,天上的日月星辰,它还不完全是这个意思,它是指自然界运行的表征和法则。而“人文”则是人类社会运行的表征和法则。具体而言,“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人文,一方面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另一方面也强调运用礼乐仪等方式对人进行培养。“天文”既然跟“人文”相对,各自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天文”是阴阳刚柔,而“人文”是礼乐教化。其实由《易经》这句话来延伸出另外一

5、个词,由“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延伸出来的另外一个词为“文化”,我们现在的“文化”就是这么来的,这个“文化”主要是与“武化”相对的。“文化”它是用启发式的自觉方式去感化人,而“武化”是用暴力强制的方式来教训人。这是“人文”两个字在中国典籍当中的解释。而在西方“人文”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拉丁文当中,它是指人性修养。近代以来,这个“人文”主要是与“科学”相对应。“人文”与“科学”作为不同的学科,“人文”是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以此为对象,回答的是应当是什么的这样一个问题。人生应当怎样过才有意义?目的是提供价值理性、塑造理想的人、健全的人,

6、而“科学”的对象是外在的世界,自然世界、物质世界,“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工具理性,要认识自然规律,发展生产,提高物质生活。在今天,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现在iPhone6也都出来了,这本来是给人类发展带来优越的物质基础,但如果我们沉迷在这种物质享受当中,把这种手段当做目的而忽视了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和自身潜能全面发展的话是本末倒置了,现在社会上功利主义横行,价值取向偏轨,道德修养滑坡,环境问题突出,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都受到了威胁,而在教育领域,功利色彩也日益浓厚,教学育人的教

7、育成了职业教育,本来教育是要用以教学育人的,结果是成了一种职业教育。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人们又开始重视起人文教育的这样一个概念。这是关于人文素养我想讲的一些内容。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下面第二个大方面,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从三个方面讲。第一个,为什么读;第二个,读什么;第三个,怎么读。这三个问题的逻辑非常简单,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但我们不想从理论上来解决问题,只是给大家讲一些例子,试图给大家一些启示。(一)为什么读为什么读的第一个例子,《伟大的书》的作者大卫·丹比的例子。《伟

8、大的书》在西方也是一本很有影响的书,这位作者大卫·丹比他还是美国纽约杂志的电影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