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城镇低保的现状及对策

论我国城镇低保的现状及对策

ID:27959658

大小:60.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论我国城镇低保的现状及对策_第1页
论我国城镇低保的现状及对策_第2页
论我国城镇低保的现状及对策_第3页
论我国城镇低保的现状及对策_第4页
论我国城镇低保的现状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我国城镇低保的现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我国城镇低保的现状及对策摘要:由于经济制度的转型和社会政策的变化,近些年出现了很多新型城镇贫困人口,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建立了最低工资标准线、失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这三条保障线;其中,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作为“最后一道安全网”对于解决城镇贫困人口最基本的生活问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城镇低保体系逐步显露出了一些弊病,通过分析这些弊病得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城镇低保;发展现状;弊病分析;对策建议1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制度的转型和各种社会政策的变化,导致城镇人口的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的分化。一方面,随着经济体结构

2、调整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不断深入,一些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由于不能与市场机制接轨,经济效益滑坡,部分企业停产或破产,使得很多职工下岗失业;另一方面,物价的不断上涨使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生活越发困难。这个转型阶段出现了很多新型城镇贫困人口。因而,我国逐步建立了针对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三条保障线组成:最低工资标准线、失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线。社会保障体系能否顺利建立和完善起来,对解决贫困问题以及对我国目前正进行的各项改革措施能否顺利到位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最低生活保障线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对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对维护社会的稳定

3、有序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我国城镇低保的现状及弊病我国城镇低保工作于1993年起步,率先在上海开展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工作。1999年10月,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正式宣告了所有的城市居民当其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都有权利从政府获得救助,所需要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XX年以后。由于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持续空前的投入,城市低保制度的覆盖面迅速扩展,保障标准也随之较大幅度提高。截至XX年底,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万人,人均月保障标准为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

4、城镇低保受保人数和财政投入均有实质性的增长,受保对象的组成结构也趋于多样化,实施方案也越来越规范。但是,针对目前的国情来看,我国仍然存在大量的城镇贫困人口,低保的覆盖面和财政投入始终有限,因而导致还有部分贫困人口得不到最低生活保障。同时。低保的管理机制尚未成熟,审查标准未严格制定。保障覆盖范围不全根据民政局发布的1999年到XX年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城镇居民每年的受保人数处于一直上升的趋势(见表1),XX年的受保人数几乎是1999年全国城镇低保全面建立时受保人数的10倍,可见,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城镇低保制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施行,救助面扩大了很多

5、,更多的城镇贫困人口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虽然受保人数不断上升,但是城镇贫困人口总量也在不断增长,在贫困人口和受保人口之间总存在着巨大的缺口(见表2),仍然还有很多贫困人口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而处于潦倒边缘。财政资金紧缺根据民政局发布的2000年到XX年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用于城镇低保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见表3),XX年的财政投入是2000年财政投入的10倍多,可见,各级政府部门均加大了对城镇低保的投入。虽然各级财政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低保资金投入,但仍不能满足低保人数大量增加后的实际资金需求。在实际保障力度与预设最低标准之间仍然存在着资金缺口(见表4)。由

6、于资金不足,有的地方虽然规定了较高的低保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未执行,只是根据财政状况决定低保金的发放标准;由于没有有效的资金拨付机制,上级财政从确定拨款到实际拨款到位,中间环节过多,周期太长。因而导致部分地区的低保金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受保人员结构失衡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人群来说,进入低保制度应该是临时性、偶然性的,通过低保制度的各利,就业援助措施,享受低保待遇一段时间后,在相关就业培训和促进就业政策的扶持下,能够“走出”低保制度。低保人群中有%具备劳动能力(按照比例最低的XX年数据,低保对象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合计,见表5),这么多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依赖城镇低保制

7、度而生存,难免会挤兑其他没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受保名额,也会造成保障资金的浪费。管理体制不科学社会救助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公众性,也就决定了民政部门在实施社会救助时必须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事实上,目前我国社会救助监督约束体系不健全,救助机制建设还严重滞后。对民政部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工作的监督,基本上是以民政部门内部控制为主,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体制,因此会形成外界监督的“盲区”。另外,针对低保对象资格的审核也未制定严格的标准,这样可能导致一些应该得到保障的人没得到保障,而一些不该得到保障的人却得到了补贴,甚至还可能出现有人刻意地骗取“低保”的情况。3相

8、应对策研究扩大低保的覆盖范围普及低保相关知识,通过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