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多发憩室并结石1例报告并复习x线、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膀胱多发憩室并结石1例报告并复习x线、ct诊断与鉴别诊断

ID:27962231

大小:69.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膀胱多发憩室并结石1例报告并复习x线、ct诊断与鉴别诊断_第1页
膀胱多发憩室并结石1例报告并复习x线、ct诊断与鉴别诊断_第2页
膀胱多发憩室并结石1例报告并复习x线、ct诊断与鉴别诊断_第3页
膀胱多发憩室并结石1例报告并复习x线、ct诊断与鉴别诊断_第4页
膀胱多发憩室并结石1例报告并复习x线、ct诊断与鉴别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膀胱多发憩室并结石1例报告并复习x线、ct诊断与鉴别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膀胱多发憩室并结石1例报告并复习X线、CT诊断与鉴别诊覃罗平1卢斌2(指导老师)(i广西百色市ca东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广西m东531500;2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西百色533000)1病例报告患者,男,81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排尿困难3月来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功能正常,外科男性前列腺检查可触及前列腺增生的前列腺,表面光滑,质任,有弹性,边缘光滑。实验室检查尿常规(・),B超检查示:膀胱多发囊性占位病变伴多发结石;前列腺增生。静脉肾盂造影:膀胱轮廓不光整,两侧见多发大小不等充盈造影剂囊袋状影

2、,边缘光整,部分见细颈与膀胱相连,部分囊内见类圆形充盈缺损影,双肾未见积水(图1、图2)。图1静脉肾盂造影显示双肾盂肾盏未见积水图2静脉肾盂造影显示膀胱周围多囊状影,大小不一,部分见颈与膀胱线连,部分见小充盈缺损CT显示膀胱充盈良好,膀胱内密度均匀,膀胱侧壁多发大小不等』低密度影,最大一个约1.2×0.8cm,边缘清晰,囊性低密度影与膀胱Z间见短管状影相通(图3),图3CT平扫显示膀胱后壁多发囊样低密度影,部分阴影显示一缺口与膀胱相通(箭头所示)部分囊内见高密度结石影(图4、图5)。图5,图6显示

3、膀胱后壁囊状憩室影,其屮憩室内显示高密度结石影(箭头所示)影像诊断:膀胱多发憩室并憩室内结石。2讨论膀胱憩室以后天性者居多,是指膀胱的局限性外向性突出,多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膀胱颈痉挛、前列腺增大、尿道狭窄等病变,先天性更少见,常为多余的输尿管芽或未闭的脐尿管。⑴憩室内由于尿液潴留常有炎症及结石形成,憩室常借-小孔与膀胱壁相通,常为圆形与卵圆形,大小不一。[2]膀胱憩室是泌尿系统中的少见疾病,任何年龄均发病,但多在40〜60岁之间有症状发生,[2]本病多无临床表现,或仅表现为特征性的二段排尿。[3]合并感染时有

4、膀胱刺激症状,憩室内结石时可产生血尿。X线平片对本病诊断价值有限,X线诊断膀胱憩室以膀胱造影和静脉肾盂造影为主要方法,表现为膀胱腔外周围性人小不一多发性突起的囊腔,可显示膀胱憩室的形态、大小,但是,受重叠影的影响,部分小憩室不容易发现,而H其实内部结构不宜观察,很难发现憩室内的小结石和肿瘤,如果巨大的膀胱憩室压迫同侧输尿管,静脉肾盂造影显示上尿路扩张积水。膀胱逆行造影,操作不便,患者受痛苦,静脉肾盂造影易受检查技术、检查吋间、膀胱充盈程度的影响。[4]特别是有尿路梗阻时膀胱内造影剂进入慢而少,膀胱充盈欠佳,憩

5、室不能显示。CT*于不受组织重叠因索的影响,加上CT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和对各种组织显示不同的密度值,能够较好地显示膀胱憩室的大小、部位、形态、开口及合并症o[5]CT三维重建更清晰显示膀胱和憩室结构,能直接显示憩室的数目、大小、形态、部位及开口位置,可观察囊壁及内容物情况。典型的表现为膀胱周围囊样病变,可见孔道与膀胱相通,囊内多为水样密度,囊内可有结石。合并感染表现囊壁增厚、毛糙。但极少数情况仅凭CT平扫诊断困难,可行CT增强延吋加薄层扫描,膀胱憩室可见造影剂进入囊腔内,伴发感染吋囊壁有异常强化;同时也利于与

6、盆腔囊性病变鉴别。3鉴别诊断膀胱憩室诊断需与膀胱周围脏器的囊性病变鉴别。3.1与泌尿系统相通的囊性病变输尿管远端囊样扩张,由于输尿管远端与膀胱关系密切,而CT、MRI为断面成像,整体感不强,定位不准,造影的鉴别价值反而更大。[1]3.2与泌尿系统不通的囊性病变如卵巢囊肿、盆腔畸胎瘤、陈I口性血肿等,增强扫描吋上述病灶内均尿液进入。[1]3.3与膀胱相关的病变慢性膀胱炎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史,尿常规、尿培养常有阳性发现,平片可发现膀胱结石或膀胱壁钙化等,造影可见膀胱壁毛糙不平,膀胱容积缩小,炎性膀胱憩室形成则表

7、现数目多,体积小,增粗的膀胱小梁呈息肉状或条索状,分布较广,造影表现为粗人的条索状充盈缺损。⑹综上所述可见,结合临床及X线静脉肾盂造影和CT表现,膀胱多发憩室不难作出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服务。参考文献[1]李松年•中华医学影像,泌尿生殖系统卷,2002,6,231〜232.[2]全成.吉林医学,2007,28(3),374-375.[3]周友昌,郭万学•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86.[4]陈国忠,孔繁荣,秦树光,等•实用医技杂志,2007,7,第14卷第21期(旬刊

8、)2845-2847・[5]高兴汉,万敏,赵春林,等•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9)795〜797.⑹段承祥,杨世坝.盆腔疾病影像鉴别诊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