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简史大题 - 副本

中国美术简史大题 - 副本

ID:27965164

大小:4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美术简史大题 - 副本_第1页
中国美术简史大题 - 副本_第2页
中国美术简史大题 - 副本_第3页
中国美术简史大题 - 副本_第4页
中国美术简史大题 - 副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美术简史大题 - 副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隋唐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4)初盛唐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到盛唐出现不同的流派,形成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发展体系。(1)青绿山水画派:〈1〉展子虔(隋):A.《游春图》:a.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朴拙而真切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b.画面取俯瞰式构图,获得“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游乐于山川中的人物,是在追求“画外有情”的艺术境界。C.艳丽的设色,观察与认识自然景物能力的提高,开创青绿山水的端绪。<2>“大小李将军”(唐):A.李思训:a.史称“大李将军”,通过致密的描绘,创造动人的意境,唐人推崇他的作品为“国朝山水第一”.b.绘画着眼于山

2、川景色和画面寄寓的情怀:《江帆楼阁图》追求特定的季节效果,是对青绿山水在艺术上的继续和发展。B.李昭道:a.史称“小李将军”设色用笔稍变其父法,被认为“变父之势,妙又过之”。b.《明皇幸蜀图》:表现唐明皇避难入蜀,在崇山峻岭中与其行从路途跋涉的情景。“初见平陆,马皆若惊,而帝马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这一细节描绘,对突出画面中心人物及唤起联想有较大的作用。(2)水墨山水:<1>王维:a.著名诗人,也是影响深远的山水画家,以诗入画,创造简淡抒情的意境。b.采用“破墨”山水的技法,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c.以辋川为题材。<2>张璪:a.唐中期画家,以水墨作山水松石。b.他的名言“外师造化,

3、中得心源”:强调通过摹写自然山水来传达人物的主观性情。2.五代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4).---五代时期山水画家深入自然,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秀丽风光:北方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1)荆浩:A.长期接触北方宏伟的自然山川,笔下的山水大都是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气势宏伟而壮观,在唐代水墨山水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造和突破。B.在其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中,提出了“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六法论。C.力倡山水形象要“气质俱盛”,达到形神兼备:传世作品:《匡庐图》:A.表现巍峨山峰及山脚下幽居的景象。

4、B.笔墨皴法,全景式构图,高远,平远,深远兼具,技巧较唐代有明显提高。(2)关仝:A.多描绘关陕一带山水,擅画秋山,寒林,村居,野渡等景色。B.写景绘形更为概括,笔简气壮,景少意长,予人以深刻印象。C.表现北方山川峻伟荒寒的景象,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被称为“关家山水”。D.传世作品:《山谿待渡图》《关山行旅图》: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3)董源:A.山水画有水墨和青绿二体,尤擅水墨山水,更带有秀美抒情的意趣。B.皴擦点染结合并用,创造了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方法,成功画出山川远近层次和氤氲气氛,具有革新精神。C.山水画中点景人物多穿插贵族游乐或风俗情节,以青红重彩描绘,具有宫廷绘画的痕迹。D

5、.这种“平淡天真”的山水在元明以后产生重大影响,传世作品:a.《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皆以水墨为主,以横卷形式表现江南景。b.《龙宿郊民图》(应为《笼袖骄民图》):以披麻皴和青绿赋色画出金陵山水。(4)巨然:山水画笔墨秀润,更充满田园自然风致。传世作品:《万壑松风图》《层峦丛树图》..---3.元代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4)元代中晚期山水画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画家是“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他们是江浙一带的文人,擅长山水,以绘画作品鲜明的表现心境和生活情趣:〈1〉山水重于笔墨,讲求风格,但仍有一定的山水根据,通过山水抒发一定的理想,并题跋诗文加以阐述。〈

6、2〉a.形式上:重水墨或稍加淡色浅绛,形成不同的风貌。b.情调:多流于伤感,淡泊,孤寂,反映了动乱中无可奈何的情绪。〈3〉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自娱”.---,不趋附社会审美爱好,四家的艺术观和画风对明代江浙地区文人画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1)黄公望:A.号大痴道人,隐遁山林以书画为寄托,以水墨或浅绛色作画,淡墨干皴,苍润浑厚。B.传世作品:《富春山居图》横卷:a.以苍润精练的笔墨和优美动人的意境,描绘浙江富阳,铜庐一带的山容水貌及富春江上的旖旎风光。b.着重把握山水的整体风貌,以活脱潇洒的笔墨抒发作者的主观意趣。c.画法更加简括,显示较深的笔墨功力。C.还著有《写山水诀》一篇

7、:论述山水画法,在剖析画法中不忽视师法造化,是一篇历来受到重视的画论。(2)吴镇:A.号梅花道人,擅画山水梅竹,饱含诗意,画风清新可喜,笔墨雄秀清润,气象苍茫。B.喜作《渔父图》:抒发幽栖超脱,自鸣高雅的情怀,是其生活理想的追求和写照。C.擅作墨竹,强调竹子的坚韧个性,用笔若草草不经意而情态生动,自称戏笔,曾作《雪竹图》。(3).倪瓒:A.号云林,山水主要表现太湖一带风光,意境清幽深远,荒寒萧索,景中多不画人,带有孤独寂寞的感情色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